2022年中医药博物馆大事记

发布日期:2023-02-21

  2月,博物馆承担的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重点项目《识汉字 认中药》书籍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3月,博物馆开发的研学课程《探秘针灸铜人》、《本草纲目-识豆课》、《医药文物中蕴藏的中医意象探究与拓印》、《颜色识中药》等在“首都科普展教课程评选”活动中,均获得特色教学奖。

  4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发布《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认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为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4月初,北中医博物馆受到《中国中医药报》邀请,在文化版块开设“看文物,讲故事”专栏,本栏目将以中医药文物标本为线索,讲述中医药文明的故事。

  420日,中医药博物馆获得“北京2022年冬奥会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组织单位”。

  5-7月,博物馆成功举办首届”百草杯“中医药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共有50个作品参赛,参赛作品内容涉及服饰、文具、家居装饰、生活用品等。并有4组作品进入到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文创大赛的后续赛事。

  518-20北京中医药大学“鼎信杯”第十三届中药辨识大赛顺利举办。作为北中医博物馆推出的第二届“线上”中药辨识大赛,访问次数达14376人次,收到有效答卷4426份,反响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522我馆卢颖馆长及医史部甄雪燕主任参加了北京交通台《一路畅通》推出的《欢乐正前方——探索吧!博物馆》节目的直播,推介北中医博物馆及中医药知识。

  6,西藏藏医药大学向我校博物馆捐赠部分整理好的《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30卷。我校援藏干部白俊杰同志作为代表接受捐赠。

  821,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经典普及-本草经典普及”号召,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特别举办《历代本草典籍撷英》线上课程,医史部主任甄雪燕副教授线上开讲,获得一致好评。

  831日上午,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牵线搭桥,磐安县政府向中医药博物馆捐赠浙江道地药材“浙八味”,分别是浙白术、杭白芍、浙贝母、杭白菊、浙元胡、浙玄参、笕麦冬、温郁金各一份。

  98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百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捐赠“元气兔系列——玉兔捣药”雕塑

  926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举办的“助力抗疫,中医药文化伴你行”第十二届博物馆文化周在良乡东院食堂一楼开幕,张继旺书记莅临现场指导布置工作。本届博物馆文化周26--27日,设在活动良乡东院食堂一楼,28-30日在和平街博物馆四楼展厅。活动期间,近千名师生及工作人员通过博物馆文化周线下活动走近、了解博物馆。同步上线于“北中医博物馆”公众号的线上五项活动也赢得了广泛关注,活动期间累计点击2989人次,新增关注444人。

  101日,北中医博物馆杏林藏珍文丛——《医药文物背后的故事》一书荣获中医药2022年度科普作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及《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典赞•2022科普中国”活动的通知》相关要求,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遴选“2022中医药科普人物和科普作品”,共产生15名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和15部中医药年度科普作品。

  105日,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捐赠墨宝三张,手写处方两份。举办捐赠收藏仪式。

  11月,15件展品外借于华侨历史博物馆和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筹办的华踪医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

  11月,组织进行第五届“本草博物杯”讲解大赛的预赛,决赛因疫情延期。本次讲解大赛既有本校学生,还有外校及香港学生参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疫情防控影响,博物馆全年接待参观752人次。

  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12994人,文章累计阅读量39.6万人次。

  

  (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