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博物馆新闻

首都国医名师费开扬向北京中医药大学捐赠民国中医证书

发布日期:2019-04-22

  

  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拜访了原《中医杂志》社名誉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院长、首都国医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名老中医费开扬教授。徐安龙校长与费开扬教授就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愉快而深入的交流,费开扬教授欣然将珍藏多年的中华民国时期中医师考试证书、中华国医学会证书及刊登了中医考试榜单的《中医药情报》报纸赠予徐校长,徐校长又将其捐赠给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使这批珍贵的民国中医文物有机会在博物馆的展厅中与广大观众见面,讲述民国中医药发展的故事。

  费开扬教授1925年出生于上海,幼年患伤寒,经中医治愈的经历,使他立志学医,钻研歧黄之术,济世救人。在上海中华国医专科学校深入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后,他又全身心投入到上海慈善机构尊圣善会为穷苦百姓的诊疗中,在此行医的六年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此为基础,1946年,在南京政府举办的全国中医师考试中,年轻的费开扬名列全国第六,上海第二,超过了很多行医多年的老中医。民国时期,政府对中医药长期采取歧视、排斥,甚至废止的措施,对于中医资格的审查和考试十分严格。据《中医药情报》报道,此次中医师考试,全国共设考场13处,3000余人报名参加,“考卷之多,实为其他各科考试所未有”。而考试及格的人数,仅有262名,可见考试之严苛,通过之不易,民国时期中医师的处境可见一斑。此次捐赠给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师考试证书及刊登考试榜单的《中医药情报》报纸,就是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

  

  处境艰难的民国中医为谋传承和发展,创立了很多学会和团体,上海是我国最早成立中医团体的地区,也是各类团体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被学者称为近代中医活动中心。费开扬在繁重的诊疗工作中,也不忘与同仁切磋交流,共谋中医学术发展,加入了中华国医学会,费开扬教授此次也将这张中华国医学会的会员证书捐赠给博物馆,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的民国医史文物收藏。

  费开扬教授在上海中华国医专科学校学习时,曾受到诸多沪上名医的指点,是近代名医、原上海中医学院院长程门雪先生的弟子,后又从师章次公先生。他提倡一徒多师,不限门户,认为徒弟要争取超过老师,中医才能发展。1952年,费老被卫生部选派,在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了5年,接受了正规系统的西医教育。他与首届国医大师陆广莘、唐由之等是同班同学,与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也有交往。作为汇通中西的中医名家,费老对于中医教育和中西医的关系有自己的看法,他主张首先学好中医,基本功要扎实,方剂要谙熟于心,在牢固建立中医思维的前提下,不排斥现代医学,西医可以为我所用,但不能喧宾夺主。费老的伯乐精神也令人称颂,他曾无私帮助、提携过许多基层中医(如朱步先等)。徐安龙校长对费开扬教授的主张十分赞同,决定日后再次拜访深谈,届时还将颁发捐赠证书,感谢费老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医药博物馆的支持和无私奉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近年来致力于征集反映民国中医药发展的文物和档案资料,以这些藏品为基础,博物馆从2017年12月起在中国医学史展厅辟出专区,集中展示民国至建国初期的中医师开业证书、中医学校毕业证书、中医杂志和教材等。这些近现代中医文物和史料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且承载了生动鲜活的个人经历和家国记忆,容易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取得了很好的展示效果和社会效益,对民国中医发展史的研究也有很高的价值。

  博物馆以往征集到的民国证书大多来自文物市场,鲜有名医大家的证书和资料,而此次费开扬教授和徐安龙校长慷慨捐赠的义举,极大提升了博物馆收藏和展陈的质量,也为博物馆即将展开和推进的近现代及当代中医名家大师的文物资料征集工作奏响了精彩的开场曲。费开扬教授捐赠的证书将于不久后在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国医学史展厅亮相,欢迎广大师生和观众前来参观,一起探寻泛黄的证书背后,民国中医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医药博物馆,撰稿人:韩晓雯,审核人: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