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珐华器的认知与鉴赏

发布日期:2015-07-22

  

      珐华又称为珐花、法华,是一种具有独特装饰效果与民族风格的陶瓷彩绘品种。珐华彩从胎体上来看,可以分为陶胎和瓷胎两种,分别以山西和景德镇为代表。

  “珐华”一词出自晋东南方言,意为粉花、粉画,即用袋装粉泥在坯件之上挤粉泥以装饰。由于晋东南人“珐”“粉”二字读音不分,外地人误“粉”为“珐”,始得“珐华”之名。

  据民国时期著名收藏鉴赏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记载:“由于法花质釉的情形与元代的瓷器物相近,故人们多认为它是始自元代。明代法花的用途较为广泛,故法花在釉质等一切方面都要比元代进步。清初民间尚有制造法花的,雍正以后则停止制造。”

  珐华器的主要装饰方法是“堆筋立粉”,其工艺过程是在陶胎表面用带管的白色泥浆袋勾勒出凸线的纹饰轮廓,高温烧出后,在地子上施黄、绿、紫、蓝等低温釉,再烧一次。成品效果是白色凸起纹饰和彩底相互辉映。

  珐华器始自元、兴于明,止于清,因其观赏和陈设价值很高,明嘉靖时期,景德镇也仿制一批数量极少的珐华器。在短短的三四百年发展史中,生产和制作工艺水平达到了空前高度,并以其复杂特殊的制作工艺和艳丽的低温彩釉,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历史地位的陶瓷奇葩。

  珐华器有如下的特征:

  1.胎:元末明初的珐华器胎质介于白陶与缸胎之间,胎质疏松,内含颗粒较大,釉面剥落严重,叩击发出木质之声,立粉突出部分几乎釉层都已脱落。明早期胎质开始呈细缸胎,有白色、米黄色、灰白色和砖红色。元代珐华器因由琉璃建筑构件演变而来,所以胎体厚重,烧结窑温为1000℃左右。明代珐华胎体略显轻薄致密,胎釉结合甚好,但仍有剥釉存在,烧结窑温为1100~1150℃。

  2.釉:元代珐华器最大的特点是隔釉见胎,开芝麻纹片,琉璃则开大纹片,纹片的开法均为片四周起翘,且有反铅现象,隐现蛤蜊光。珐华器与琉璃器的最大区别就是饰釉中增添了牙硝,也称牙硝釉,在色釉上比琉璃器更为纯正丰富,刻画更加细腻。明早中期以后大量珐华器从建筑构件走向庭堂陈设,其精美不言而喻。其中盘、碗、碟、瓶、罐、缸、香炉、文房、人物造像、吉祥神兽及随葬日用品最为多见。现存代表作有山西博物院藏璎珞罐、观音像,朔州出土的八仙人物造像,以及四象神兽等。

  珐华器蓝釉分两种,一为孔雀蓝,一为孔雀绿。蓝釉色彩正品应为天蓝与毛蓝,绿釉为草绿与墨绿。黄色正色为娇黄。珐华器以有紫为贵。由于珐华釉隔釉见胎,曾出现了珐华釉下墨彩,但墨彩处剥釉严重。墨彩大多绘花鸟人物。

  3.纹饰:立粉多表现璎珞纹,堆塑纹样包括山水、人物、亭榭楼阁、动植物及花卉纹。明中期开始出现印纹、划刻纹,同时出现脱模器物,如狮、貅、香炉、人物等。

  4.窑口:有长治八义窑、临汾窑、榆次窑、潞州窑、介休窑、大同窑、泽州窑、孟家井窑、马庄窑等。

  山西的珐华,传承、综合了古代的审美成就,独创了珐华彩釉艺术,它以北方文化为背景,粗犷、豪放、朴实的审美意识刻画在了陶瓷之上,形成了山西黄土高原独特的琉璃与珐华文化。

  景德镇的珐华器在纹饰上与同期的陶瓷纹饰类似,在制作中由技术高超的工匠立粉填彩,因此景德镇珐华器艺术价值较高,较受藏家欢迎,特别是成化至明晚期的珐华器。

  (中医药博物馆 中药部 潘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