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古人驻颜有方

发布日期:2015-09-17

  

  人类鉴赏美和追求美的心里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考古学家在原始人类的遗址上还曾发现用来作装饰品的小石子、贝壳和用兽牙等制成的颈项;远古的人们已知用“止水鉴容,流水沐浴”,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即出现了“沫”、“浴”等字,《说文解字》注释说:“沫”洗面也。“浴”字形象人在盆中用水洗澡。在公元一千多年前,就有了“香汤沐浴”“月粉妆梳”的描述,这些都说明当时已有了美容的开端。

  1973年出土于湖南马王堆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收录了除疣灭瘢的美容方。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也记载了白芷、白僵蚕、枸杞子、茯苓等几十种药物的美容作用,如白芷能“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僵蚕能“灭黑黚,令人面色好”。该书提到的面脂,可以说是当时的一种美容新剂型。

  民间古代妇女为了追求“闭月羞花”、“面如冠玉”的姣好容貌,而绞尽脑汁。她们用红兰花汁——凝成胭脂,采来桃花、梨花、杏花浸泡——洗脸、洗澡,使面色光洁红润;她们羡慕珍珠的晶莹洁白,把它们研粉涂面,使皮肤柔滑光嫩、永不衰老。战国时期,越女西施的家乡浙江诸暨盛产珍珠,西施在江边浣纱时,常常采撷珍珠磨成细粉吞服,于是出落成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这是因为珍珠有“主明目、除面瘢”(即面部黑斑)的美容作用。作为美容、药用的珍珠,都是研成粉末使用的,也就是我们在药店见到的珍珠粉。

  在国内外曾享有“制药化学先驱”的医药学家葛洪首创以鸡蛋、香粉、杏仁等做成面膜,涂在面部上,能减少皱纹、雀斑,把美容护肤的方法发展到较高层次。

  历代宫廷中皇帝和妃子们为了永葆青春,降旨太医院,拟订服食驻颜专方。元代《御药院方》和明代《鲁府禁方》中就保存了大量的此类古代宫廷秘方,如“藿香散”、“洗发菊花散”、“孙仙少女膏”、“张贵妃面膏”等均有实用价值。

  此外,在我国遗存的清宫医药档案中,也真实地记载了皇上、太后、妃子们的医方与美容方法,数量相当可观,其中犹以慈禧皇太后、光绪皇帝的处方最多,亦颇具特色。可谓是经方时方俱用,内调外治并行,小方则轻灵可取,重剂则峻猛堪鉴。因证选法,广征博采,效方验药,多有化裁,可谓精美名贵。慈禧药方中不仅有“长寿医方”、“补益医方”,还有“长发香发方”、“沐浴方”、“香肥皂方”。如“加味香肥皂方”,由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广零、皂角、甘松、白莲蕊、山柰、白僵蚕、麝香、冰片,共研极细面,红糖水合,每锭重二钱。宫中讲求美容玉面,取各种香药,与花瓣莲蕊,同皂角制成此方,其中用的花的原料是必须是纯粹花的原汁,如玫瑰花等,而且所有花瓣又经过精心挑选,必须颜色完全一致。这里的排草即排草香,广陵即广零陵香,《开宝本草》中称香草,《名医别录》里记载可“去臭恶气”;山奈在《本草纲目》中则有:“山奈生山中,人家栽之,根叶皆如生姜,作樟木香气”之说。它们与檀香均具浓烈的香气,洗浴沐浴用它,除去除污垢外,还可散发出阵阵幽香,除沁人必脾,还可温养辟秽。

  档案史料中还有慈禧太后“令发不落方”,光绪皇帝也常用此方,仅由三味药组成,榧子三个、核桃二个、侧柏仁一两,共捣烂,泡在雪水内,梳头。现在很多人由于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年纪轻轻可头发却大把大把的脱落,此方轻灵可取,不妨一试。

  清宫档案中的医方及美容方法及其讲究,不但要选料上乘,而且制做工序非常严格,所以说宫廷美容方法算得上是系列化、规范化了。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