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养生思想——选址与环境营造

发布日期:2015-09-18

  

  人居住于建筑之中,建筑座落于自然之中,建筑可谓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自然界的严寒酷暑而建起了房屋,并将其发展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形式。建筑虽为人造物,但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始终是古今中外建筑师们的理想。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而言,便是对“天人合一”的追求,而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主旨。建筑与养生,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却有着共通的内在精神,都浸淫于古人和合之道的哲学中。

  古人对建筑的选址十分重视,所谓“风水”其实强调的也正是建筑所处自然环境对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能说全属迷信。中国人自古就有“择居”、“相地”的说法,《释名》将“宅”解释为选择之“择”,“言择吉处而营之也”,所谓吉处,最基本的便是使居住其中之人健康、舒适。

  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居住有利于养生呢?孙思邈于《千金翼方》中指出,“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地势好,亦居者安。”住在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恐怕是古人与今人共通的理想吧。山中的茂密的树木可以在冬季阻挡风沙侵袭,夏季遮蔽阳光的辐射,使居室冬暖夏凉。明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人之不能无屋,尤体之不能无衣。衣贵夏凉冬懊,房舍亦然。”将居所比作衣服,也是强调了居室对养生的作用。临水而居,可使空气湿润,减少污染,若有洁净甘甜的山泉可供饮用,对身体健康就更有裨益。

  居住于山水之间固然是一种理想,但很多人还是不得不居住在城市中,于是人们在住宅的周围修建起园林、假山、喷泉,在繁华的城市中构建起心中的桃花源。北京的紫禁城北临景山,被护城河所环绕,城中也修建了御花园、乾隆花园等大大小小的园林景致,园中假山嶙峋,流水潺潺,众多花草点缀其间,座落于园中的亭台楼阁,可供皇帝及其后妃在其中休憩嬉戏,即便是读书学习或处理政务,也多了几分轻松闲适的心情。江南地区的古典园林是“天人合一”建筑哲学的最佳诠释,中国人的居住理想在咫尺空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白居易在《草堂记》中对这种文人园林的范式中进行了概括:“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是对自然的提炼和再造。营建于住宅周围的园林,完美地体现了中医所提倡的动静结合的养生思想。古典园林的多追求幽静的氛围,旨在营造一个“以静养神”的栖居之所。而居者在园林中散步游赏,则是一种休闲的运动。园林对养生的作用,《吕氏春秋》就已指出:“昔先王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既可静观赏景,又可游览劳形,达到劳逸结合,动静相宜的养生境界。文徵明题拙政园若墅堂的“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点明了古典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即在都市内创造出天人合一之境。明代园林专著《园冶》总结的造园宗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亦是此意。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的古典园林对于养生的意义,除了身体与感官上的舒适,更多是心理与精神上的愉悦。将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处世哲学以田园山水的形式表现出来,置身其中的文人士大夫所体会到的惬意和满足,恐怕是今天的游览者们难以切身感受的,其对于颐养身心的意义,自不必说。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韩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