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艾灸

发布日期:2015-10-30

  

  灸法使用的历史久远,最早起源于我国的原始社会,最初是利用树枝等燃料来烧灼、烫、熨疼痛部位。经过不断的实践,后来专门选用了艾绒。

  艾灸功效显著,一直使用至今。晋唐间鲍姑为人施灸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至今。一天,鲍姑在行医采药回归途中,见一位年轻姑娘在河边照容,边照边淌泪。鲍姑上前一看,见她脸上长了许多黑褐色的赘瘤,十分难看。乡亲们因此都鄙视她,她亦无法找到意中人,故而顾影自泣。鲍姑问清缘由,即从药囊中取出红脚艾(广东越秀山脚下生长的一种艾),搓成艾绒,用火点燃,轻轻地在姑娘脸上熏灼。不久,姑娘脸上的疙瘩全部脱落,看不到一点疤痕,由此变成了一位美貌的少女。少女千恩万谢,欢喜而去。

  以上的小故事不仅说明了鲍姑的医术精湛,同时也证明艾灸便于携带,易于施治,疗效显著的特点。艾灸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

  艾灸可以温散寒邪,主治寒邪为患,适用于阳虚诸症。艾灸温热,可以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治疗因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症,以及遗尿,脱肛,阴挺等病证。艾灸可用于阳气虚脱而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虚脱症,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艾灸亦可用于乳痈初起,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压力较大,选用艾灸常灸保健穴位,可以达到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防病保健的目的。如常灸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可以补中益气,温养脏腑,延年益寿。具体操作方法是:切取约2mm厚的生姜一片,中心处用针扎出多个小孔放在神阙穴上,再将搓好的艾柱放在姜片上施灸。当被灸者感到灼热时,可在姜片之下再衬一片,继续灸,直至皮肤潮红为止。本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对虚寒病症,如腹痛,泄泻,关节疼痛等,均可以使用。

  再如常灸足三里(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处)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艾灸有很多种操作方法,如艾条灸、雀啄灸和回旋灸。艾条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在距离穴位约0.5~1寸的位置,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个穴位灸3~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雀啄灸是将艾条燃着一端,但艾条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移动。回旋灸是将燃着的艾条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移动。

  艾灸是以中医传统疗法为核心的绿色疗法,见效快,操作方便,相对无药物伤害之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应用,既可治疗疾病,又可以平常养生保健,符合中医“不治已病治末病”的预防理念。读者不妨一试。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张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