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隋唐医家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发布日期:2016-10-19

 

       巢元方,隋代医家。大业中(公元605年-616年)任太医博士、太医令。他是古代传染病学之先驱,其对空气、飞沫传染、消化道传染等其他多种传染途径的认识,是中医学对传染病的最早认识。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巢元方奉诏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分六十七门,载列证候1739论,分别列述了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各科疾病的病因与证候,并讨论了一部分疾病的诊断、预后、以及预防、摄生、导引按摩、外科手术等一些治疗方法。此书为中国第一部中医病因证候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发展史册中第一部系统化、科学化地论述疾病发生原因、证候表现及分类的巨著,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唐代孙思邈撰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编著《外台秘要》,宋代大型方书《太平惠方》,其中关于疾病病因及证候的论述及分析,大都以《诸病源候论》为宗。

  《诸病源候论》主要有以下特点:

  1、书中主论病因证候,不载方药:书中以病为纲,每类疾病之下,分述病证概念、病因、病机、和证候。收罗病证之全前所未见,对病因病理的阐述和对证候的描述具有较高水平。

  2、发展了中医病因学理论:提出"乖戾之气"是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并提出预先服药可以预防疫病感染。书中记载了多种人体寄生虫病,详述其形态及感染途径;并提出疥疮与疥虫侵染有关;炭疽病为传染所致;漆疮系"禀性畏漆"引起的过敏;山区瘿病是饮用了"沙水"致病。书中有许多新观点。

  3、在病理方面:书中对多种疾病的病变、转归有详细记载和系统描述,突出了各病的特殊证候,在临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4、在证候分类学方面:对病症分门别类,使之系统化。如妇产科分杂病、妊娠病、将产病、难产笔耕内、产后病五类。这种分类更加细致、明确,有利于临床应用。

  病源与证候是中医辨证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该书内容丰富,描述详尽,分析准确,明确易懂,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价值,为医者的案头常备用书。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还是一部记载了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著作,从该书所载的对于病因的认识方面的内容看,当时的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也许是受到了文化导向的影响,医学史上,多数医家更加重视对于理、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和著述,这方面的专著非常少。而《诸病源候论》内容的全面和周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缺,直到今天它仍称得上是一部完备的好书。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