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刘涓子鬼遗方》

发布日期:2017-02-21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战乱频发,外伤多有发生,客观上促进了外科水平的提高。加之当时上层社会服石之风盛行,痈疽发病率也相应迅速提高,无论医家临证还是病家求治,均要求提高对痈疽病的认识和改进治疗方法。《刘涓子鬼遗方》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故其中较多涉及金疮外伤、痈疽的治疗,包括外伤止血、取出箭镞、止痛、痈疽外证、石发中毒等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刘涓子鬼遗方》是晋末至南北朝刘宋时期著名外科医生刘涓子得自“黄父鬼”的秘籍,因此又称《神仙遗论》。后经南北朝南齐著名外科医家龚庆宣在吸收前人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整理了《刘涓子鬼遗方》一书,全书十卷,目前留存的为龚庆宣重新编辑整理的五卷本,流传较广。

  《刘涓子鬼遗方》卷一为医论,以《灵枢·痈疽》篇为宗,阐述痈疽的病因病机和鉴别诊断,详述各种痈疽的病名、病位、症状及预后;卷二为治疗金疮的各种外治方法,以活血化瘀为治疗金疮外伤的基本原则,代表方有蒲黄散、当归散、桃核汤,较多地选用水蛭、虻虫等虫类药物活血化瘀;卷三记载了治疗痈疽、发背、肠痈、妇人妒乳、客热等疾病的内服方药30余首,治疗痈疽的“消、托、补”三大法则在该书中已经初具雏形;卷四及卷五论述了各种痈疽及疥癣、小儿头疮、热毒、竹木刺伤、火伤等外科疾病的内服外治方法。根据病情选用洗、灸、薄、贴、膏、搨、薰、敷、绢压、箍围、水蛭吸允等方法,若已成脓了,则用针烙等方法排脓。

  《刘涓子鬼遗方》总结了治疗痈疽、金疮和其它外科疾病的经验,收载内治、外治法处方约一百四十多个,其中的许多认识在当时乃至今日都是十分科学的。该书最早采取了外用水银的方法治疗皮肤病,使我国用水银软膏制剂的历史较国外早六百余年。

  《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专著,总结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外科学的发展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