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影响高品质生活的慢性疼痛(二)-颈部疼痛

发布日期:2017-04-18

       颈肩部范围包括颈后和颈侧部,其中颈后范围指上项线至肩胛骨区域;侧面区域的下界至锁骨上缘和胸骨上切迹。慢性颈痛以颈肩部和上背部酸胀、疼痛、僵硬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会表现为上述症状反复或持续发作,病程通常超过6个月。疼痛位置一般较为固定,也可以伴有放射或不放射至头部、躯干和上肢区域。慢性颈痛一般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出现眩晕、手足麻木等情况,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生活和工作质量。

  慢性颈痛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证,其涵盖病种广泛,主要包括颈项段脊柱的骨性病变和颈项软骨组织病变等引起的慢性、顽固性僵硬不适或疼痛。其他的肩背、心肺、血管、膈肌、神经等病变也会牵扯颈部表现为慢性疼痛。慢性颈痛病程长,恢复时间长,缓解疼痛的程度和时间各有差异,患者易产生情绪低落、抑郁、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

  随着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电脑、汽车、手机的普及,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以青壮年为多。调查发现,随着“低头族”人群的增多,慢性颈痛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在慢性颈痛的众多影响因素里,与颈部稳定性密切相关的颈部肌群功能尤为重要。颈部肌群组成复杂,浅层较大肌群和深层小肌群参与构成了人体颈部动态稳定系统,在颈部的运动和姿势保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时间使用电脑或伏案工作,以及紧张的工作环境容易出现屈颈等不良姿势。慢性颈痛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其颈椎周围肌肉更易疲劳;前屈、后伸及旋转肌群的肌力均降低,以后伸肌群肌力减弱明显。

  中医针对疼痛多采用针灸疗法,对于慢性疼痛也是如此。患者可以结合中医经络穴位,选择适当的中医治疗方法,如按摩、艾灸、刮痧、拔罐等,进行自我保健,以达到温通经脉、缓解疼痛的目的。

  •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

  1. 按摩推拿

  针对慢性颈痛进行按摩时,首先进行足浴,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足底按摩,以此来放松全身。对足底进行按摩,其中针对颈椎、颈、尾骨、肩、斜方肌等在足部的反射区采用拇指推按法,重点按摩。接下来进行背部按摩,以夹脊穴为主,同时强调颈段穴位的按摩,以进一步放松,一般时长为20~30min。最后配合肩井、天宗、曲池、外关及合谷等穴位的重点刺激。

  2. 艾灸

  艾灸治疗慢性颈痛,多采用艾条灸或艾炷隔姜灸。穴位一般采用阿是穴、风池、大椎,重点刺激以治其标,同时结合阴谷穴以治其本。每次灸10~20壮,每壮燃烧时间约为3~5min,约持续1小时,以颈部微红、微温、颈部肌肉放松为度。

 

  3. 耳针

  耳针治疗可选择耳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眼等区域,进行王不留行籽的埋压,同时配合适时、适量的按压。

  4. 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八段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通过有节律的缓慢的躯体运动和呼吸运动,进行全身性、整体性、预防性的调养健身。有规律地习炼八段锦,有助于缓解颈推病患者颈推生理曲度,有利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推病、肩周炎患者的头痛、颈痛、肩痛等疼痛感受,增强颈肩部肌肉力量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推基底动脉血流及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生命质量。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张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