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中国香囊文化(上篇)——历史篇

发布日期:2017-04-18

 

  中国的香文化历史悠久,作为香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香囊文化,也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与社会习俗,同时,也体现着中国纺织及精细制造的成就。

  香囊最初是由佩囊发展而来的。佩囊是古人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上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则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香囊即属于佩囊的一种,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帏、荷包等等。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据《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 皆佩容臭。”东汉郑玄注曰:“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大意是说未成年的男女拜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香囊以示敬意。这里提到的“容臭”,大概就是最早形态的香囊了。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佩戴香囊风俗日盛。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篱、辟芷、秋兰均为香草。又《离骚》之“椒专佞以慢慆兮,又欲充夫佩帏”,佩帏即香囊。古人重视对香花香草的采集,把香料佩带在身上,目的是为了让人与生活环境更加洁净、清香。多数情况下,人们是把阴干的香草盛在精美的丝袋里,佩在身边,既可散发芬芳,又可作为饰物。

  到了汉魏时期,“香囊”的名称正式出现在文献中,有关佩挂香囊的记载也屡见不鲜。例如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就明确指明当时的香囊是系在肘臂之下、藏于袖中佩戴的,通过衣袖再把微微香气从袖筒散发出来。这种袖底生香的魅力是既含蓄又充满诱惑力。

 

  唐代是中国焚香习俗的鼎盛时期。从文献记载看,唐朝的政治生活和世俗生活、贵族生活和民间生活都离不开焚香,熏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与当时佛教的兴盛不无关联,此时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熏香习俗也随之传入。唐代的熏香器非常奢华,出现了金银制品,在设计和审美上也颇具世俗的情趣。唐代的香囊便于携带且做工精致,当时上流社会的男女都会将它佩戴在身上,悬挂车辇之上,岁终祭祀百神之日更需佩戴。白居易曾文:“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即把一个小香球系在袖口内,吊在腕下,时时有缕缕芬香从罗袖掩笼的皓腕处偷弥悄溢,旖旎撩人,这样的香囊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暖手炉。

  宋代香料大量进口,除部分入药和礼佛外,主要供宫廷、官宦之家日常生活之消耗。当时官员讲求上朝衣著带有香气。欧阳修《归田录》中记载,官员有每晨必先熏衣两炉,取足浓香气味,然后上朝者。《陆游集•放翁遗稿卷上•焚香赋》亦有“参佛龛之夜供,异朝衣之晨熏”之语,可见其俗至南宋时犹存。皇帝亦常以香料赐给臣僚,如庆历二年仁宗曾以银匣乳香一小盒赐给任官青州之欧阳修, 欧阳修《年谱》特记其事,视为殊荣。宋代的香囊形制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丝质香囊持续流行,可以焚香的香囊继续使用,在传统香囊的基础上更制作出造型精美、纹饰考究的金银香囊。

 

  明清时期,香囊发展到了又一鼎盛时期,无论男女,皆可随身携带及赏玩。此时香囊种类繁多,材质上不仅有布制成的,还有玉镂雕的,金蕾丝、银蕾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等等;形状上也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等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还有香囊治病的记载。小说《红楼梦》中多处写到香囊,可见当时达官显贵佩戴香囊是很普遍的。据说清代各地督抚每年都要进贡给宫里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香囊。逢年过节皇上也要例行赏赐给臣下香囊,以示眷宠。

 

  在香囊文化的历史长河里,有一枚名人香囊应该是让很多人难以忘怀的,那就是杨贵妃临走前佩戴的那枚贵妃香囊了。这段历史在《艳异编正集·艳异编》及《旧唐书杨贵妃传》中均有记载。

  这段历史是这样的: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兵变,攻占潼关。唐玄宗见长安不保,携杨玉环仓皇入蜀。途经马嵬坡时,禁军将领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遂请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唐玄宗牺牲了杨贵妃的生命,让她独自去承担酿成国家战乱的责任。杨贵妃被绞杀后,尸体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京以后,唐玄宗派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办事宦官发现贵妃的遗体只剩下莹莹白骨一具,唯有临死时佩戴在胸前的香囊还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复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见到香囊睹物思人,当年骊山歌舞的欢乐宛在,伊人的浓情已远,也只剩下眼前这枚香囊了!他把香囊装入衣袖,不禁老泪纵横……八十年后,唐代诗人张祜感叹此物此事,写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诗:“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小小一枚香囊,竟然叙述着如此一段悲情,怎不令人唏嘘呀!

 

  (中医药博物馆中药部 潘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