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中医儿科鼻祖——钱乙

发布日期:2017-05-23

       钱乙(公元1032-1113年),字仲阳,北宋末年东平郡(今山东郓城县)人。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孩的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任太医丞。

  钱乙精勤好学,认真钻研《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典籍,特别是《神农本草经》。有人拿了不同的药请教他,他总能详细解答,事后一查书,果然完全正确。

  钱乙受《颅囟经》“小儿纯阳”之说的启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应小儿用的“五脏辨证”法。他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病理特征:“易虚易产,易寒易热”。在诊断上,他主张从面部和眼部诊察小儿的五脏疾病,增加了“面上证”与“目内证”两种特殊的观察方法。在处方用药方面,主张“柔润”的原则。

  钱乙的“保养养生”法,被后代证实是科学而有实效的养生方法。钱乙认为小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受损。小儿元阳充足天性好动,如果衣服过暖,容易出汗受凉,导致伤风感冒,因此,让小儿处于“七分暖”的环境中,不容易患咳嗽、哮喘等病。

  钱乙创制了“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组成,是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八味肾气丸的加减化裁而成的,用来当作幼儿补剂。这对后世倡导养阴者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李东垣的益阴肾气丸,朱丹溪的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方,都是由此方脱化而来。因此,有人认为钱乙是开辟滋阴派的先驱。

  此外,钱乙还创制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如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迄今还是临床常用的名方。

  钱乙著有《伤寒论指微》五卷,《婴孺论》百篇等书,但皆散失不传。现存《小儿药证直诀》,是钱乙逝世后6年,由他的学生阎季忠将他的医学理论,医案和经验方,加以搜集,整理,于公元1119年编成的。此书共三卷,上卷论证脉证治法,中卷记载医案23例,下卷为方剂。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儿科专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科专著。《四库全书目录提要》称钱乙的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