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我国对麻风病进行隔离的最早记载

发布日期:2018-07-03

  

  你知道云梦睡虎地的秦墓竹简吗?其中隔离麻风的记录要不要了解一下?

  因为《国家宝藏》,秦国的“喜”大人火了,撒贝宁“深情”的演绎让观众印象深刻。

  通过《国家宝藏》,大家知道了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这些竹简记录了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内容。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每一枚长约27厘米,宽0.6厘米,厚度仅1毫米。

         

  如果,你觉得喜大人只记载了这些东西,那他肯定会不开心的,因为这些秦简中还有关于经济、刑侦、文化,以及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对于“疠”的记载。

  在古代,“疠”,又称“疠疡”、“大风”等,实际就是现代的麻风病。《黄帝内经》中记载 “疠者,有荣气热,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至今世界上仍有传播,主要表现为麻木性皮损、神经粗大,患者会局部麻木失去感觉,严重者会出现眉毛脱落、手脚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云梦睡虎的秦墓竹简中,有一条这样的记载:

  *(疠) 爰书: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五(伍)丙,告曰:疑(疠),来诣。

  讯丙,辞曰:以三岁时病疕,麋(眉)突,不可智(知)其可(何)病,毋(无)它坐。

  令医丁诊之,丁言曰:丙毋(无)麋(眉),艮本觉,鼻腔坏。刺其鼻不疐(嚏)。肘(膝)***到*两足下奇(踦),溃一所。其手毋胈。令*(号),其音气败。*(疠)*(也)。

  (备注:* 表示原文缺漏,下同)

  这段话简述了这样的一个事情:

  某个地方的里正,名叫“甲”,送来他辖区内的一个人 “丙”。

  “甲”向上级报告:丙可能得了麻风病。负责的官员就对“丙”进行讯问。

  “丙”承认自己患有疮伤,眉毛脱落了,自己也不清楚得了什么病。

  负责的官员要医生“丁”对“丙”进行了诊断。

  丁医生说:“丙”没有眉毛,鼻梁断了,鼻腔已坏,探刺到他的鼻孔,不打喷嚏。臂肘和膝部(有问题)……两脚不能正常行走,并有溃烂,手上没有汗毛。叫他呼喊,其声嘶哑,是麻风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早在我国秦朝时期(包括统一前和统一后),就已经开始密切关注麻风病,并且有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

  那么在秦国,得了麻风病的人怎么办呢?睡虎地的秦简中还记载:甲有完城旦罪,未断,今甲疠,问甲可(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或曰当*(迁)*(迁)所定杀。城旦、鬼薪疠,可(何)论?當*(迁)疠*(迁)所。

  这段话中提到的“城旦”是一种刑罚,需要白天在边关御敌,夜晚修筑长城,一共持续四年。“鬼薪”是另一种刑罚,即为伐木,一般持续三年。这两种刑罚对于男女是区别对待的,在这里不展开细说。同时,文中的“定杀”的意思就是等待“死刑”的意思。对于“麻风病”患者的死亡方法,云梦睡虎地秦简中也有记载,一般是选择“沉水”或者“生埋”。 “疠迁所”不言而喻,就是用来专门隔离麻风病患者的地方。客观上为阻止麻风病的传播和流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创了我国,乃至世界对于传染病采取隔离措施的先河。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张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