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中医成语故事——病入膏肓

发布日期:2018-08-03

  

  《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了一则关于晋景公姬獳生病的故事。原文写到: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事情是这样子:公元前583年,晋景公病了,原因是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个人要向他复仇。晋景公被吓醒,从此一病不起。

  当时秦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叫“缓”。晋景公为了治好自己的病,便派人去请医缓。在等待医缓到来的时候,夜里晋景公又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两个小孩子,一个说:“我们怕是要完了,医缓要来给他治病了,医缓高明的医术一定会害死我们的。”另一个小孩子说:“别怕,我们可以逃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去,在那里医缓一定没办法的。”

  医缓真的来到了晋国。在见过晋景公后,他很无奈,告诉晋景公的病已经非常严重:“您的病位在肓之上,膏之下。如果我用针灸的方法,攻邪不下。如果用汤药的方法,药效不达,不能再医治了。”

  这便是成语“病入膏肓”的出处。这个成语原本表示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后来引申为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那么,“膏肓”到底指的是哪里呢?

  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 “膏”是“肥也,人脂”,“肓”是“心下膈上”(此处为互文,“心上膈下”也可以。)

  然而,在中医权威著作《黄帝内经》中,并没有“膏”和“肓”同时出现的地方。

  中医针灸中,“膏肓”是一个穴位的名称。对于“膏肓穴”的最早阐述出自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书中这样描述:“膏肓穴,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时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

  由此可见,“膏肓”也许是一种疾病的名称,或者代指一个人体部位,或者它真的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

  现在针灸学临床中“膏肓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盗汗。健忘、遗精。羸瘦、虚劳。

  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可以针对膏肓穴进行艾灸。一般采用艾条灸,灸10~15分钟,皮肤温热微红为宜。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穴具有补益虚损、调养心肺的功效。

  艾灸膏肓穴可以起到放松肩背、缓解肩背疼痛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肺疾病。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张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