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世界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是中国

发布日期:2018-08-03

  “心病还须心药医”,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治疗经验。他告诉我们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是不能奏效的,而只有从心理方面去寻找“钥匙”,才能促进疾病的痊愈。   

  多少年来,人们总说笑一笑十年少,一场欢笑,使人倍觉身轻气爽,然屡战屡败的范进一旦榜上有名却笑疯了,这是何故?大观园中的林妹妹终日以泪洗面,以报灌溉之恩,最后却在病中抑郁地死去,这又是何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这如此纷繁的情绪面前,人们显得那么茫然、无奈,有时它象明媚的阳光,有时却如满天的阴霾,高兴时人们会扬眉吐气,忧郁时人们却独缩一隅。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这变幻莫测的情绪给人带来的心理疾患呢?古往今来,人们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美国学者墨菲曾说过:“世界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是中国。”这可从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内经》中得到证实,此书所论及的医学心理学内容极为丰富,从基本理论到临床实践涵盖极广。情志是《内经》尤为重视的,提出了“七情”致病学说,同时还着重讲述了“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的情志相胜法,通过转换情志刺激系统来调和七情。后世医家无需药物,只用此几种方法来治疗七情失调的病症,往往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说中医心理疗法可谓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千百年流传下来了许多诊疗奇闻佳话。

《黄帝内经》

  据史书记载,最早在临床上应用心理疗法的是战国时代(距今2500多年)的民间医生文挚,他是宋国人,洞明医理,晓通医术,因此,救人无数,名扬千里。有一次,齐国国君齐王得了忧郁症,终日胡思乱想,闷闷不乐。太子和大臣们很是着急,商议决定到宋国去请文挚来为齐王治病。文挚来到齐国,通过了解病情及详细诊断后,认为齐王是气阻不通,引起胸膈三焦不畅,郁闷在心而发此病。便退出来对太子说道:“大王所患的忧郁症我可以治愈。不过,大王在病愈后一定要杀掉我。”太子听后感到很惊讶,文挚解释说:“大王的忧郁症可以用使他发怒的方法来治愈。若不使大王发怒,症就治不好;若使大王发怒,则大王必杀文挚无疑。”太子听罢,向文挚深深一拜,恳切地说:“父王的病就全靠您来治疗,请您千万不要有所顾忌。如果父王病愈之后要杀您,我和母后一定以死相救。父王会看在我和母后的面上饶恕您的。”文挚思索片刻,定下决心说:“好!我愿意冒死的危险为大王治病!”于是,文挚便把如何激怒齐王的治疗方案详细地向太子说明。太子听后,连连点头:“好!好!”文挚说罢就径直走了。齐王三次请他,他都没有去,齐王已经生气了。第四次再约文挚,他一到连招呼也不打,穿着鞋子登上了齐王的床,齐王很不高兴,又见文挚用鞋踩着他的衣服大声询问病情,语言粗鲁,出言不逊,齐王气得把头侧过来,不理睬文挚。文挚这时又火上加油地向齐王说了一些不三为四的话,对齐王充满了讽刺、挖苦、讥笑之意。齐王万万没有想到,平时各国国君见到自已都毕恭毕敬,唯唯诺诺,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民间医生,竟然如此妄自尊大、目中无人。他再也按奈不住心头怒火,怒不可遏地从床上跳起来,呵斥文挚。突然,齐王觉得一阵恶心,接着哇哇大吐。吐后,顿时觉得心胸开朗,精神爽快,过了二、三天便恢复了健康。齐王的病虽然好了,但是怒气未消,他念念不妄文挚对他的无礼,一定要杀死文挚以解心头之恨。太子和王后齐齐跪在齐王面前,讲明事情的缘由,苦苦地哀求齐王敕免文挚。但是,齐王一向刚愎自用、专横跋扈,哪里听得进去,非要杀死文挚不可。最后,齐王到底还是用油鼎把文挚活活地烹杀了。

  这个历史事件,被史学家记载下来,成为医学史上首次运用心理疗法的记录,文挚也成为首次运用心理疗法的医生而名垂千古。然而,这样一代名医,竟然被治愈的病人——齐王残酷地杀害了,这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文挚治疗齐王的忧郁症,运用的是中医五行学说“思伤脾”、“怒胜思”的原理。以脾胃对情绪的敏感反应,常被有经验的医家称之为人类情感的晴雨表是最恰如其分的。齐王长期忧伤思虑,致使脾、胃功能受损失调,不能消化饮食,饮食不消化则停滞于胃脘中,使齐王更觉得心胸满闷,更加忧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齐王的盛怒刺激了脾胃,使其加强了蠕动,因而将停滞于胃中的宿食吐出,于是顿感心胸宽畅,精神爽朗,忧郁尽除。这种有意识地采用相对的情志,通过刺激和调节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和战胜疾病的疗法,就是“以情胜情”。

  “以情胜情”疗法与中药治病的“以毒攻毒”原理是相同的,所谓寒症用热药,热症用寒药也是这个道理。非正常的情绪变动,对人的肌体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甚至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但是由于补偏救弊的协调原理,使致病的情志反过来又能起到治病的作用。这种“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在传统的中医学上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