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遁入罗浮——《稚川移居图》赏析

发布日期:2019-10-1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医史展厅内,有一个展柜专门介绍东晋著名医学家和道学家葛洪,其中有一幅古雅的山水画颇为引人注意,画面的绝大部分被嶙峋起伏的山石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蜿蜒流淌的溪流占据,但仔细观察,山林间还有一位牵鹿的长者立于桥上,作为画中最为醒目的人物,他无疑就是葛洪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多有历史典故蕴藏其中,这幅画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我馆陈列的这幅绘画,是南京医学院李春华老师临摹自元代画家王蒙的《稚川移居图》。葛洪,字稚川,其生平事迹详载于《晋书》,他自幼勤奋聪颖,精通儒学和道术,兼攻医术,还曾奉诏帅兵破敌,可谓文武双全。但他却多次拒绝朝廷的任命,一心求道。晚年时,他听说交趾(今越南)产丹砂,于是携家眷前往,在途径广州时,被地方官挽留,于是隐居罗浮山,修道炼丹,兼事著述,写成《抱朴子》一书。

 

  痴迷炼丹的葛洪为何选择了罗浮山作为修道之所呢?罗浮山座落于今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传说是由罗山和浮山两部分组成,浮山本市道教仙山蓬莱中的一座山峰,古时洪水泛滥,浮山突然崩裂,有巨鳌载其从海上漂到南粤,与罗山合为一体,形成了罗浮山。由于与蓬莱这一秦汉以来最为著名的海上仙山攀上了关系,罗浮山在道教中的地位也陡然上升,葛洪在此修道炼丹的经历,更为这座仙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到此游历,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刘禹锡、王维、韩愈、李白等留下了不少精彩的诗篇,宋代周敦颐、苏轼也有颇多与罗浮山有关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更增添了这一道教仙境的文化魅力,也吸引了后世画家的注意,将罗浮山的景致描摹于画作中,而葛洪作为名声卓著的历史文化名人和罗浮山文化的代言人,也便自然而然地成为画作中的主要人物,形成了《稚川移居图》这样一个经久不衰的绘画题材。

 

  据《宣和画谱》记载,早在唐代,就有以葛洪移居为题的画作。而存世的葛洪移居题材的作品中,收藏于故宫博物馆的元代画家王蒙的《稚川移居图》是其中年代最早、艺术水平最高,也最广为人知的,我馆的收藏便是根据这幅画作临摹而成。

 

  王蒙(1308-1385)是元代著名山水画家,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也是赵孟頫的外甥,《稚川移居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画中层峦叠嶂,幽深险峻,错落的红叶绿树和蜿蜒流水点缀山间,是岭南地区特有的风景,也是避世隐居的理想之地。人物集中于画面的下部,一位老者一手持扇,一手牵鹿,鹿背上还驼有葫芦和经卷。鹿和葫芦有“福禄寿”之寓意,也暗喻了葛洪钻研的医学和道术。葛洪站在一座桥上,回首望向身后的妻儿和仆从,似乎象征着他正从凡世走向仙境。画面的上部山峦之间隐匿着数间茅屋,应是葛洪修道之所,其所处环境正符合“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选址原则,可谓修道炼丹的风水宝地。元代统治者将百姓按出身划分为不同等级,汉人地位低贱,文人儒士即便在朝为官,也受到歧视排挤,因此隐居山林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向往,《稚川移居图》的作者王蒙也不例外。王蒙一生三次出仕,两次避乱隐居,最后因受牵连于狱中去世,经历坎坷。有学者认为,这幅画作可能就作于王蒙隐居期间,寄托了作者隐逸山林的理想。

 

  王蒙所画的《稚川移居图》还不止这一幅,清代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还详细记载了另一幅同样题材的画作,根据其记载的画面组成和款识题诗,显然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稚川移居图》不同。2011年,一幅《稚川移居图》出现在北京保利的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经书画大家启功和徐邦达鉴定为王蒙真迹,且与《过云楼书画记》记载相符。这幅画作以1.1亿元起拍,最终成交价高达4.025亿元,成为当时拍卖史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葛洪移居这一绘画题材的魅力可见一斑。避开尘世喧嚣,隐居山林仙境,大概是自古至今人们不变的情怀和向往吧!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韩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