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建党百年】党关爱下的中医药(2)

发布日期:2021-07-07

  

 

  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近百年来,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与决策,更是让中医药稳步发展,不断为人民健康事业、为构建人类卫生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下面,就让我们按着时间顺序,回顾党史下中医药发展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与建设时期(1949-1978))

  发展中国新医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卫生形势,我们党把“中西医团结合作”作为发展人民医学的必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工作

 

  20世纪50年代,福建省人民医院中医诊室

 

  1949年9月,毛泽东接见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指出:必须很好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

 

  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为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会议确定了“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将之与“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并列,共同作为新中国的三大卫生工作原则。

 

  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情况汇报

 

  1953年12月,毛泽东发表对卫生工作的意见:我认为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中医是在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宝贵的经验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

 

  1961年刘少奇到湖南农村调查

 

  1954年7月,刘少奇受毛泽东委托召集会议,传达关于中医工作的指示:“必须把中医重视起来。中医问题,关系到几亿劳动人民防治疾病的问题,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工作。”会上,刘少奇严厉批评了医疗界歧视和排斥中医的错误做法,指出“看不起中医,是奴颜婢膝奴才式的资产阶级思想;歧视、排斥中医是一种极端卑鄙的恶劣的资产阶级心理的表现,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医药学遗产的研究和发扬”。与此同时,党中央成立了中医问题临时工作组,传达中共中央关于中医问题的指示,召开中西医座谈会,讨论研究相关问题。1954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党的中医政策,提出了改进中医工作的具体措施。同月,卫生部成立中医司。 

 

  20世纪50年代,消灭血吸虫病工作

 

  1955年12月成立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周恩来亲笔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同时,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在中医研究院举行开学典礼。1956年,一些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中医研究所。

 

  1955年,周恩来题词

 

  1956年,为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周恩来亲自指示卫生部:“光带徒是不够的,还得办中医学院,先在东西南北各办一所。”于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建起了第一批中医医学的高等学府。同年,毛泽东提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1958年,中国掀起了“西学中”运动。中医学院举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毛泽东肯定了这一做法,并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从1955年到1966年,共培养了4700多名“西学中”人员,他们成为全国各地、各医学学科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拓者和权威人物。

 

  20世纪50年代,屠呦呦(前右)与老师研究中药

 

  1960年2月,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提交《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座谈会情况的报告》提出了三点经验和四点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对中医政策的认识,加强了中西医的团结。

 

  纪念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经典宣传画

 

  “六二六”指示-毛主席语录

 

  1965年,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要求“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以解决七亿农民的防病治病问题。在农村加强中草药知识普及与中医药适用技术推广,也带动了中草药种植与加工。

 

  “文化大革命”10年,和许多其他领域一样,中医药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各方面都处于停滞时期。

(中医药博物馆 潘激扬、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