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人物访谈】老药工的成长史之蒸炒炙煅(一)

发布日期:2023-08-30

  

  前店后场

  前店后场系指前面门市出售商品、后面附设作坊的零售商店,是中国传统的产销结合的商业组织形式。一些技术性强的专业店铺大多采用这种经营模式,其优点是可以保持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产品质量,减少流通环节。在公私合营前,许多大药铺均为前店后场的模式,建筑布局中,前店是售药场所,后场是药材加工制作场所。一元堂两处地址中,东一元堂毗邻东岳庙,有人流优势,以销售为主,后面做少量加工,这或许也是公私合营时,东一元堂原址改名为朝阳药店的重要原因。西一元堂面积较大,功能更侧重于生产加工。

  

  前店后场剪纸,本文作者摄于国家博物馆

  后场主要人员

  西一元堂后场所做的生产加工工作,主要有三位负责人,分别是:刀把、丸药把、斗把。刀把,负责切制工作,同时管理着原料库;丸药把,负责制剂工作;斗把,负责炮制加工,同时管理成品库。

  上回说到学徒第二年,张震亚以优异的表现从东一元堂调到了西一元堂。刚到西一元堂,张震亚被安排到了“斗把”管辖下,跟在蒸炒炙煅的大师傅旁学习中药的炮制加工。

  蒸炒炙煅

  蒸炒炙煅,指代的是饮片入药前需要的炮制加工。现代药典将炮制分为净制、切制、炒制、炙制、蒸制、煅制、煮制、煨制、发酵、燀法、制霜、水飞、发芽等十三种炮制方法,这里的蒸炒炙煅主要指的是炒制、炙制、蒸制、煅制、煮制、煨制、燀法等七种用火的加工。不同于现代从整体到各项技术细节的理论学习,张师傅当年学习这些炮制技术全凭看、问、听、练,那是连汗水都辣眼睛的一段日子……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

  “什么都有技术,会和不会,巧和不巧。拿在人家手里干的活,又轻巧、又漂亮,瞅着都轻快;这个笨手笨脚的,拿东不是西,顾这顾不了那儿,你瞅着怪热闹,忙手忙脚的……光看不行,必须得伸手做,伸手做才能掌握它的窍门。”

  张师傅回忆那时,可谓每个技巧背后都有故事,尤其是刚开始学的炒制,看着感觉好像看明白了,但真到干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细微的点很重要。

  盖火控火

  对应不同炮制的需求,蒸炒煅的锅,也各不相同。炒锅比常见的锅要轻,锅体很薄,薄到很快就能烧到锅变红,具有升温降温快,灵敏度强的特质,方便炒制时对火候的把控。火候大小可分为武火(即大火,约180-200℃)、中火(约150-180℃)和文火(即小火,约120-150℃),往往一种饮片的炮制中需要几种不同火候的配合。

  然而对高手来说的简便,对新手来说则是难度更大的挑战。炒制的时候,锅里的药与锅底的火,上下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师傅做事的轻巧与徒弟上手的慌张形成鲜明对照,顾上顾不了下,炒药控不了火,看火又药翻不均。

  这时候,有个趁手的重要工具——盖火,一种挡板可以遮挡灶口,根据当时的生产条件,挡住空气,从而影响火候大小。那时的火多用煤炭或者木炭,木炭可以撤出一些,煤炭需要用盖火遮挡一下,控制火力大小。

  分档加工

  仅仅掌握了火候控制,仍不能保障饮片的炒制成功,炒药材有大小之别,清炒的时候,个头小的先好了,大的还没粘到火色,大的差不多了,小的却糊了焦了。为了保证饮片炮制后色泽均一,避免有的太过,有的不及,炒前要用筛子过一下。

  交流中我回答张师傅这个我懂,就像平时炒青菜的时候,菜杆先炒,快熟了下菜叶扒拉两下就可以出锅,张师傅则急哄哄地说:“不要一起炒,不能一起炒”。仿佛画面就在眼前,拦住了我,就拦住当年的他。张师傅再次强调分档后要分别炒制,出锅再混合。

  至于为什么不能先后下锅一锅出,我再追问,张师傅并没有回答,我想这或许就是传统师带徒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不是你的每个问题,老师都会回答,关键在于点拨后,其背后的深意,需要自己去思考去悟。

  砖头蹭锅

  张师傅乐呵呵地说炒蜜药需要用砖头,看我诧异,明显感受到张师傅的喜悦。原来,当年学习蜜药炒制的时候,饮片总是容易带黑点,后来他请教了大师傅才知道了要用砖头的绝招。炒黄炒焦炒炭全是这一口锅,用久了难免有锈迹,其他炮制还好,但蜜炒的时候就容易裹上黑色,很影响饮片外观,应对的办法呢,就是带块砖头,蹭一遍锅里的铁锈,清洁后再炒,果然没了这份干扰。

  蒸炒炙煅的炮制技巧众多,下篇我们继续。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药博物馆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