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同鸳鸯功似鹿茸的蛤蚧

发布日期:2015-04-29

   

     蛤蚧是我国名贵中药,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的干燥体,别名仙蟾,其实就是一种大壁虎。人们去药店购买蛤蚧时,往往发现蛤蚧是成对卖的。用竹签撑起来,两两抱合在一起。如果问店员的话,得到的答复是:一公一母成对儿卖。蛤蚧为何成对卖呢?究其原因,要从蛤蚧这种有趣的动物说起。

  蛤蚧是如何得名的?古书记载:“桂林之中,守宫大者而能鸣,谓之蛤解。”这是蛤蚧的最早称谓和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另外两个称谓:蛤蟹和仙蟾,并云:“一雌一雄,常自呼其名。以雄为蛤,以雌为蚧,蛤蚧因声而名,仙蟾因形而名。”可见蛤、蚧二字是象声词,雄蛤蚧发出“蛤”的叫声,雌蛤蚧发出“蚧”的叫声,类似于布谷鸟起名;至于仙蟾,则是因为它的头形似蟾蜍而得名。

  蛤蚧的生活习性也很有趣,古书记载:“鸣则上下相呼,雌雄相应,情洽乃交,两相抱负,自坠於地,往捕劈之,至死不开。” 可见蛤蚧是一种雌雄形影不离,情同鸳鸯的动物。“最惜其尾,见人取之,多自啮其尾而去。” 当遇见敌害时,类似壁虎,可以脱掉尾巴逃生。

  蛤蚧药用的时候非常讲究,第一要成对用,“行常常一雌一雄相随,入药亦当用成对者良。”意为药用时成对为佳,另有服蛤蚧求子的时候,有“男服雌,女服雄”的说法。第二不能断尾。“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现代科学证明,蛤蚧尾中锌与铁含量均高于蛤蚧体,特别是锌元素含量高42倍多。锌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利用方面起重要作用。睾丸中含大量锌,机体缺锌时,精子的生成及其运动性能降低。因此,蛤蚧具有激素样作用与其含大量锌元素有关。蛤蚧尾的8 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蛤蚧体,包括机体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此类氨基酸量不足时,会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可见蛤蚧尾的滋补强壮作用大于蛤蚧体是有科学依据的。断尾蛤蚧不能供外贸出口,内销也会降价40%,甚至被列入等外品。第三,药用时要去除头足。“药力在尾,而头足有毒,故用之者必尾全而去其头足。”

  祖国医学认为,蛤蚧入肺、肾二经,具有补肺肾、益精血、定喘止咳等功效,常用于阳痿、早泄、尿频、遗精、虚劳久咳、喘促、咳血、小便频数余沥等肾虚病症。著名的“人参蛤阶散”,以蛤蚧、人参为主药,配以贝母、知母、苦杏仁等,对久病体虚、咳喘气促、痰中带血诸症有良好疗效。其补肾壮阳、填精滋髓的功效素与鹿茸齐名。两药相比,温肾壮阳之力鹿茸较胜;滋益精血、补而不燥,蛤蚧居优,属血肉有情之物。临床使用,既可单味服用,亦可或作丸、散之用。单用者可将蛤蚧文火焙酥,研末冲服,每次2-3 克,每日2-3 次。

  (中医药博物馆  中药部  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