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之长——黄芪

发布日期:2015-06-05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现将耆简化为“芪”。

  中药正品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山西等地。山西绵山产者,为道地药材,习称“西黄芪”或“绵芪”。“绵芪”一词源自《图经本草》,谓:“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芪。” 黄芪片断面纤维性,不宜折断,并显粉性,皮部是黄白色,木部呈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习称“菊花心”。嚼之有较重的豆腥味。陶弘景曾在黄芪项下提及:“又有赤色者,可作膏帖,用消痈肿,俗方多用,道家不须。”此处所指药材为红芪,功效同黄芪,但是来源于多序岩黄芪的根,主产于甘肃南部地区,价格较贵,多为地方用药。

  黄芪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本草汇言》述“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即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等症。蜜炙黄芪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药用可预防感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功效皆显著,其含有的黄芪皂苷类成分还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下面介绍黄芪的三个药用经典方:

  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方药组成为防风30g,黄芪60g,白术60g。水煎服用,治疗表虚自汗证,如汗出恶风,面色晄白,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临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致病情反复者。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方药组成为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水煎服。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临床治疗脾胃虚弱以及气虚下陷引起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方药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以5∶1比分组成,具有补气生血功效,多用于治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如劳伤血虚、产后血脱、脓血过多、大出血等。

  黄芪为补中益气要药,但并非人人皆可服用。由于其性温,表实邪盛、肝郁气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患者均应慎用。阴虚患者若服用会助热,易伤阴;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则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中医药博物馆  中药部  冯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