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有效期”吗?

发布日期:2015-08-28

  

  目前不少人家中存有一些中药材,比如具有滋补的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这些中药材因为不像西药那样在包装上清楚地标示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许多人认为放多久都没关系,认为“中药根本就没有有效期”。甚至不少人还认为,像人参之类的中药材放置的时间越长,药效就越好。中药能治病养身,比一般的药材也确实能保存较长时间。但中药也是有“有效期”的,其保存期要具体药物具体分析。

  一、化学成分的异同

  有效期是指药效损失10%所需的时间,这主要是依据其药物成分来定的,更适合于化学成分明确的西药。中药多成分复杂,大体来说成分性质稳定的矿物类中药保质期较长,比如矿物药龙骨、龙齿,是古代大型哺乳动物象、三趾马、恐龙等骨骼化石或者牙齿化石,迄今为止约上亿年,其重镇安神效果很好,谈不上有保质期之说。而成分性质不稳定的中药则保存期较短,比如像冰片、荆芥、薄荷等含有易挥发成分的中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含的挥发油逐渐降低,药材的质量自然就下降,有效期因此较短。

  但亦有保质期与化学成分不相符的,比如陈皮、半夏等药材有“放置越久质量越好”的说法,广东陈李济更是以“百年陈皮”而闻名。但陈皮中挥发油含量约2%,其有效成分正是橙皮素、柠檬烯等挥发油类成分,实验表明其有效成分随着长时间放置存在损失,现代的研究结果又与经过几千年中药使用验证的经验说法相违背。  

  二、质地不同

  中药按照其药用部位,可以分为根类、全草类、果实种子类、动物类、矿物类等。用药部位不同,有效期也长短不一。

  含淀粉、多糖等的根及根茎类药材,比如人参、甘草、大黄、北沙参等易被虫蛀;含脂肪油、挥发油的药材容易出现“走油”现象,如当归、丁香、柏子仁、桃仁等;白芷、山药、天花粉、黄芪等根类药材和金银花、玫瑰花、红花等花类药材则容易变色;含有结晶水的矿物类中药,如石膏、芒硝,则容易 “风化”脱水;乳香、没药等树脂类药材及鹿角胶、龟甲角等胶类药材易潮解、软化粘连;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鲜类药材则容易腐烂。不同质地入药的中药存在不同的质量变异现象,应根据其自身因素制定不同的有效期,并进行合理的储存,避免出现虫蛀、霉变、泛油、变色、风化等问题。

  三、中成药的保存

  中成药多是复方制剂,成分较复杂,稳定性相对较差。在肉眼尚未察觉的情况下,它可能已经受到菌类污染、发生霉变、氧化等等,不同剂型有不同的保质期和相应的保存方法。

  丸剂分为蜜丸和水蜜丸,容易出现霉变、受潮等问题,其表面会变得粘连,老中药店铺把蜜制丸药放在瓷坛里保存,为的是保证质量,延长其有效期。因此建议采用瓶装或将其密封在塑料袋内,并放在冰箱里冷藏。片剂保存期相对较长,若未打开包装,一般可达两年。包装打开后,应按剂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服完,不可将未服完的药片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服用。颗粒剂,如感冒清热颗粒等,易出现颗粒结块、粘连等现象。其小包装打开后与空气接触面非常大,应立即服用。

  四、名贵中药的有效期

  不少家庭都有一些名贵的药材类补品,如人参、冬虫夏草等。但它们最易出现霉变、虫蛀现象。比如有些冬虫夏草,外表上看完好无缺,可里面却可能已被虫蛀空。若发现其颜色变深或者味道变化、有异味,说明已变质。很多人认为此类补品较珍贵,不舍得扔。若药材只是在表面出现少量白色或绿色霉点,将其洗净干燥后可再服,若虫蛀面积很小也可将虫蛀部分挖掉后服用,但有这两种情况出现,药效都会打折扣。枸杞由于含有大量脂肪油、多糖成分,虽然不容易被虫蛀,但时间一长极易“走油”,表面会出现油样物质,说明药材也已变质,如果服用了很有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在各种滋补品里,最适合囤货的就是阿胶。阿胶是熬制出来的,因此“火气”比较大,建议吃阿胶还是陈年的好,有效期可以达到5年。

  有专家认为“每一味中药有效期时间的长短,无法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太多了,很难做到。” 的确如此,中药不仅自身成分复杂,还受到产地、采收、加工、储存、制剂等各方面的影响,若对中药制定严格的两年或三年有效期的规定,则是不合理的,因此,对中药的有效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药物要具体分析。

  (中医药博物馆  中药部  冯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