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中药——菊科植物(三)

发布日期:2017-03-10

  本次为大家介绍几种具有特殊香气的菊科蒿属植物,它们都属于管状花亚科,且花序仅有管状花。它们是:黄花蒿、青蒿、茵陈蒿、艾蒿。

   【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强烈气味。高40~100cm,直立,有纵棱,多分枝。茎生叶互生,常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倒圆形,上部叶绿色,下面色较浅,两面被短微毛。头状花序极多数,细小,球形,基部有线形小苞叶,直径约1.5~2mm,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在茎上组成尖塔形圆锥花序;小花黄色,全为管状花。花果期8-11月。

  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山坡、荒地。地上部分入药,称“青蒿”,能清热祛暑、凉血、截疟、退黄。主治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劳热骨蒸、暑热外感、发热口渴、疟疾寒热等。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茎叶提取的青蒿素可治疗间日疟、恶性疟。

黄花蒿

  编者解读: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药“青蒿”,指的是其中药名称,植物名为“黄花蒿”。与此种易混淆的是植物“青蒿” 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二者药用功能虽然接近,但后者不含“青蒿素”,无抗疟作用,非中药“青蒿”之正品。诺贝尔获奖者屠呦呦正是从植物黄花蒿中分离得到青蒿素。青蒿与黄花蒿的区别是:叶常二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状条形或条形。头状花序多数,较大,直径3.5~4mm,排成总状。

青蒿

  【植物】艾(艾蒿、家艾) 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浓烈香气。茎直立,高45~120cm,有纵棱,被白色软毛,上部有少数短分枝。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有粗齿或羽状缺刻,下面有灰白色绒毛。头状花序数十枚排成穗状,再在茎枝排成总状;总苞卵圆形,长约3mm;花红色,多数。瘦果长圆形。花期7~10月。

  艾在我国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各地,以湖北蕲州产者“蕲艾”最为著名。夏季花未开时采收入药,称“艾叶”,属于止血药,适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证、月经不调等;又为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煎服,3~10g。

  编者解读:

  目前艾已有大量种植,采集加工后称“家艾”;也有生长于荒野、草地、路旁者,采集后称“野艾”。一般认为家艾较野艾质量为佳,“艾叶”入药多采自家艾,野艾作“艾叶”的代用品。据文献报道,野艾与家艾挥发油中的成分基本一致,含有桉油精、石竹烯、龙脑等成分,但含量较低。艾叶一般于端午节前后采收。将艾叶捣绒,可制成艾条、艾炷等,用以熏灸体表穴位,称为“艾灸”,可以温煦气血、透达经络。此外,在空气中熏染艾叶能起到抑菌、驱杀蚊虫等作用。

 

  【植物】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多年生草本植物,半灌木状,茎直立,高40~100cm,红褐色或褐色,有不明显的纵棱,上部多有分枝。幼时全株有褐色丝状毛,后变无。基生叶密集着生,常成莲座状。叶为二回羽状深裂,下部叶裂片较宽,常被短绢毛,后渐脱落;中部以上的叶裂片细,狭线性,呈毛发状。头状花序卵形,长1.5~2mm,下垂,多数花序在茎顶排列成圆锥状;花梗短,总苞无毛;花淡紫色,两性花和雌花各5朵。瘦果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春季幼苗高6~10㎝时采收,称“绵茵陈”,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入药,称“花茵陈”或“茵陈蒿”。有利湿退黄、解毒疗疮之功效。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为治黄疸之要药。煎服,6~15g。外用煎汤熏洗,可治疗湿疮瘙痒。

茵陈蒿

  编者解读:

      中药“茵陈”除来源于茵陈蒿外,还有滨蒿(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又称猪毛蒿。其形态与茵陈蒿极为相似,主要区别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通常单生,自基部多分枝;茎基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细,为狭线形、细线形或毛发状;头状花序小,直径1mm,排成总状花序,并在枝上端组成大型开展的圆锥花序。滨蒿主产于东北及河北、山东等地,北京地区常见的即为此种。茵陈蒿主产于山西、陕西等省,陕西产者为佳,称“西茵陈”。

滨蒿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

(中医药博物馆 中药部 冯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