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贝母的市场现状

发布日期:2017-12-19

  川贝母是一味极为常用的中药,具有清化热痰、润肺止咳作用,其来源过去主要依靠野生的百合科的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 F. unibu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 F. przewalskii Maxim.以及梭砂贝母 F. delavayi Franch.的鳞茎。由于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川贝母药材价格节节攀升。为了解决川贝母资源匮乏问题,2010年版药典将太白贝母 F. taipaiensis P.Y.LI以及瓦布贝母 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 var. wabuensis (S.Y.Tang et S.C.Yue) Z.D.Liu, S.Wang et S.C.chen的干燥鳞茎收载为川贝母的栽培品来源。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太白贝母的市场现状。

 

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亦称太贝、尖贝、秦贝,因主产于秦岭太白山而得名。2010版药典将其收载为川贝母栽培品来源之一。该品在药典收载之前,一直作为地方习用品,当作川贝母入药,且药用历史悠久,在《四川省中药材标准》、《甘肃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7年增补本)和《宁夏中药材标准》(1993年)等地方标准中均有收载。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发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野生太白贝母因为与川贝母中的松贝和青贝性状相似,不易区分。在产地多因野生太白贝母产量很小,形成不了商品,一般都是混在川贝母中,作为松贝或青贝出售。《中国植物志》、《中药志》(第一册)、《中国道地药材》、《中国中药材志要》以及《实用中药材经验鉴别》等文献均明确指出太白贝母可作为药材川贝母入药。

  

太白贝母栽培基地                                                               太白贝母幼苗                                                             太白贝母

  人工栽培太白贝母始于20世纪70年代,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最先进行人工栽培实验,最后发现在2000米左右的海拔种植太白贝母能够正常生长,而川贝母和暗紫贝母这两个种不能正常生长。太白贝母野生变家种的栽培技术成功是1983年,在重庆市巫溪县、陕西省太白县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种植基地。据报道,2013年陕西太白县咀头镇种植太白贝母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政府也曾大力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太白贝母的种植规模也没有太大的起色,药材交易市场中根本看不到有太白贝母的药材出售。如果看到标有太白贝母的药材,基本上也是由其它品种的贝母冒充,这是因为栽培的太白贝母产量十分有限,产品主要销往大型制药企业作为药品投料使用。如前几年太白县咀头镇种植的太白贝母都被广药集团、藏药集团收购,根本不会流入药材市场。再者,虽说太白贝母的栽培技术成功,但至今解决不了栽培后药材性状的变化,人工栽培的太白贝母其药材性状与传统的川贝母中的松贝、青贝差别很大(下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太白贝母药材的性状鉴别)。前面讲过野生的太白贝母作为松贝、青贝出售,那是因为其性状跟松贝、青贝相似,可以按松贝、青贝的价格出售,但栽培品不行,只能作为药厂投料用,这就决定了其价格不可能太高,按照当今栽培4年每亩45千克左右的产量计算,加上种子、育苗、管理等成本,其效益不高且投资巨大,这些都制约了其大规模的种植和发展。虽说2010年版药典收录了此药,媒体也报道了四川、重庆、湖北、甘肃、陕西、河南等多地都在大力发展种植规模,但这多是出于不同目的做的宣传罢了。

青海互助县贝母基地

  太白贝母的种植推广最终取决于其植物本身的生长环境(2000至3000米的海拔 )、栽培技术的成熟以及药材进入饮片市场后是否被认可等多个环节。只有上述各个环节得到良好执行,才能真正解决珍贵药材川贝母资源濒临灭绝的难题。

(中医药博物馆 中药部 马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