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药中的常客——傣百解

发布日期:2019-05-17

 

  傣百解是傣族的传统用药,在我国西双版纳、德宏、孟连、新平等地,以及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的傣族居住区使用极其广泛。傣百解在傣药中是以根入药,按照傣医药“四塔五蕴”理论,其性凉、味苦,入火、土、风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疔疡斑疹、肺热咳嗽、胃脘痛、尿痛等;还可用于消除因饮食不洁或用药不当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看到这里,您是否感觉傣百解无所不能?没错,傣百解在傣语中称“雅解先打”,意思就是可以解百毒的药,在各类傣药方中几乎都可看到它的身影。

  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傣百解。

  植物形态:

  经考证,傣百解来源于萝藦科牛奶菜属的通光藤( 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Moon)的干燥根。

  通光藤,又称通光散、大苦藤、地甘草、鸟骨藤、黄桧、下奶藤、勒藤等,是落叶粗壮坚韧的木质藤本,长2~6m。全株具乳汁。根粗壮,木质,圆柱形,长而少分枝,外皮灰褐色。藤茎粗长,下部圆柱形,有纵沟,淡黄褐色,上部扁圆筒形,绿色;枝密被黄色绒毛。单叶对生,叶柄长4~6cm;叶片近心形,长8~14cm,宽5~9cm,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茸毛,全缘或稍波状。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花萼、花冠均5深裂,花冠黄紫色,裂片外被密毛,副花冠5,锥形。蓇葖果成对,角状纺锤形,长5~9cm,外果皮密被黄色绒毛。种子多数,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6月,果期11月。

  药材性状:

  傣百解就是通光藤的根。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稍粗糙,表皮薄,易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切面皮部白色,粉性,木部浅黄色,纤维性。气特异,味苦。

  临床应用:

  傣百解在傣药方中经常出现,如百解胶囊、版纳凉剂、雅解嘎罕等制剂,都是以傣百解为主药的。此外,傣百解也可用于日常保健,不过胃寒体弱者慎用。

  1.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鲜傣百解30g,开水泡服。

  2.酒精、食物、药物中毒:傣百解10g,打成粉冲服。

  3.疔疮癍疹、皮肤瘙痒:鲜傣百解30g,甘草10g,煎服。 

 

傣药傣百解与中药“通光散”

药名 来源 药用部位 功效
傣百解 萝藦科植物通光藤(Marsdenia tenacissima (oxb.) Moon 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疔疡斑疹、肺热咳嗽、胃脘痛、尿痛等。
通光散(乌骨藤) 藤茎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抗癌。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喘,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疮疖,癌肿等。

 

(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