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科普系列——“西洋参”的前世今生(一)

发布日期:2019-12-12

  西洋参作为常用的珍贵中药,深得人们喜爱,早已盛行于养生一族。但西洋参是如何发现的,产自哪里,何时传入中国,何时引种栽培等等,你是不是很想了解,让我们一一道来。

 

西洋参本草考证

 

  西洋参最早见于清代儒医汪昂编著的《补图本草备药》,在其书稿已完成的情况下,汪昂从太医院获悉有关西洋参使用方面的资料,特将西洋参收录为新增27种之一,名曰“西洋参,记载:苦甘凉、味厚气薄,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出大西洋弗兰西”。稍后出版的《本草从新》收录名为“西洋人参”,在以上内容基础上描述此参“形似辽东糙人参,煎之不香,其气甚薄,禁忌与诸参同”。其后由赵学敏编撰的代表了清代最高本草学成就的《本草纲目拾遗》也收录了此药,名“西洋参”。此书在《本草从新》记载的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宜糯米饭上蒸用,补阴退热,姜制,益元扶正气,”等内容。

 

西洋参如何被发现

 

  1701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杜德美(P. Jartoux,1668-1720)来华传教,受到中国人的感染,认为人参是一味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1708年,杜德美受清廷之命绘制中国地图,去东北考察,在距离高丽边界的一个小村子见到了当地人疯狂的采集人参,就按原植物大小绘制了一张人参植物图。1711年4月12日,他给传教会会长写信,并附上了他绘制的人参图,详细介绍了人参产地、形态、生长特征、采集方法,并且预测在地理环境相似的西半球也可能有人参生长,这封信发表后,影响很大。

 

  另一位法国传教士拉菲托(Joseph-Francois Lafitau)当时在加拿大魁北克传教,1716年他读了杜德美的信后,意识到他所在的魁北克正是杜德美预言可能发现人参的地方。他在印地安人的帮助下,按图索骥,在大西洋沿岸蒙特利尔森林中找到了与中国人参长的非常相似的植物,最终被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定名为Panax Quinquefolium,随后在美国北方多个州也陆续发现了这种植物。传入中国后叫做西洋参,西洋人参、弗兰参、花旗参、广东人参等。

 

  西洋参如何传入中国

 

 

  清康熙 25年,康熙帝为表示对其满清祖先发祥地的尊敬,下令禁止在长白山地区砍伐森林,不准动一草一木,违者轻则充军,重则处死。几年时间,关内广大地区因断绝人参来源,呈现供应紧张状况,在此历史背景下,先后有朝鲜高丽参和日本的东洋参陆续销售到中国。

 

  传教士拉菲托向法国报告了发现西洋参以后,精明的法国商人很快就意识到,他们找到了从中国牟取暴利的机会。北美各地的法国商人在和印第安人做交易时,除了收购毛皮,同时也大量收购西洋参。直到现在许多美国皮货商也在做西洋参的生意。

 

  1718年,一家法国皮货公司尝试着把西洋参出口到中国,大受中国人欢迎,从此开始了西洋参的国际贸易。因为最先是法国商人把西洋参贩卖到中国,所以当时一些有影响的本草著作都把西洋参误认为产自大西洋弗兰西。由此北美大地也出现了一股“挖参热”,甚至华盛顿在其日记中提到他曾遭遇挖参者。可见当时美国采挖西洋参的狂热程度。

 

  好了,关于西洋参的“前世”今天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关于它的“今生”,我们一起期待下一篇内容吧!

(中医药博物馆 马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