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桑树”而得名的一味中药——桑螵蛸 ——蚕桑科普系列(8)

发布日期:2023-07-14

  一看到“桑螵蛸”这个名字,就不难猜出,这一定是一味与桑树有着某种联系的中药。没错,“桑螵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我国较为常用的动物类中药,《别录》云:“螳螂子也。”古人在最初应用它时,确有关于它“桑上者兼得桑皮之津气,故为佳。”(出自《本草图经》)的说法。所以这确实算是一味因“桑树”而得名的中药,但在现代应用中,“桑螵蛸”并非完全采于桑树之上,只是以桑上者为佳,大家可千万别被它的名字误导了哟!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它吧!

  

  药典规定中药桑螵蛸的药材来源是: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一般于深秋至次年春天采收,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再干燥。

  桑螵蛸别名甚多,《神农本草经》称“蚀疣”、“害焦”、“致”;《本草纲目》称“螵蛸”、“致神”、“野狐鼻涕”;《本草备要》称“螳螂卵”;《本草便读》称“赖尿郎”,还有鸟洟、冒焦、桑上螳螂窠、猴儿包等等。但应用最广的还是“桑螵蛸”这个名称。

  

  桑螵蛸是怎么形成的呢?通常情况下,雌螳螂会将自己的卵产在卵鞘中。卵鞘是雌螳螂分泌的泡沫状物质。这种物质从螳螂体内产出后逐渐变硬,可以起到保护虫卵的作用。如果你把卵鞘掰开,便可以从断面看到上面有许多小孔,每个小孔里都会有一枚卵。通常一个卵鞘里会有200多个卵。

  全世界有1585种螳螂,中国有51种,但可作为中药来源的目前就三种,即大刀螂、小刀螂和巨斧螳螂,只有它们的卵鞘经过加工才能作为中药桑螵蛸使用。

  

  民间有一个关于桑螵蛸的传说故事:

  从前,在一片上林里住着一胖一瘦两个樵夫,他俩整日一起在山上打柴。有一天俩人正坐着休息,胖樵夫指着一根柴火棍上的螳螂卵鞘说:“我听老人们说,这东西咱们叫它螳螂蛋,人家中药店叫它桑螵蛸,听说是可以治疗小孩尿床的。”瘦樵夫说:“我的孩子八岁了,经常尿床。”胖樵夫说:“我的孩子都十岁了,也还尿床呢。”瘦樵夫说:“那要不咱拿它给咱孩子试试。”胖樵夫说:“你这人咋听风就是雨呢,怎么吃?吃多少?咱们这一带方圆百里一个大夫也没有,问都没处问。”瘦樵夫听了就没再说什么。他回到家,把几个卵鞘煮了煮,自己试着吃了,感觉没啥问题,于是把卵鞘捣碎放进稀饭里煮给孩子吃。孩子吃了几次后真的不尿床了。瘦樵夫很高兴,马上告诉了胖樵夫。于是胖樵夫也给孩子吃了,果然很见效。

  

  难怪桑螵蛸一直都有“收涩之王”、“止遗之王”的美称呢!

  桑螵蛸既是一味收涩药,又是一味补阳药,提到补阳,我瞬间想起之前曾在央视节目里看过一个叫《自然传奇》的纪录片,片中有这样的镜头:一只断了头的雄螳螂正在交配,从它断头处有绿色的液体渗出,但它还活着,即便没了头,雄螳螂的腿还在蹬,它还在继续着好几个小时的交尾工作。看到这里,您会不会和我一样感到很不解,这只雄螳螂是傻?咋不知道跑呀!难道真的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吗?其实,雄螳螂和雌螳螂体型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一般雌螳螂要比雄螳螂大2~3倍,甚至更多,所以雄螳螂和雌螳螂对掐的话,胜算是很小的,即使想跑也不易。还有一个最主要原因是,雌螳螂产卵需要大量的能量,而雄螳螂正是它最安全、最便捷的能量来源,所以为了下一代也只好牺牲掉它了,这可真是悲壮的爱情啊,竟然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当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交配的雌螳螂并不是一定要吃掉雄螳螂的,只要不是绝对饥饿状态,雄螳螂也是有可能全身而退的。

  一只雌螳螂一次可以产1~4个卵蛸,卵鞘和其体型相比显得相当巨大,每个卵蛸里边有卵粒40~300个不等。中医认为肾强才能子丰,难怪桑螵蛸一直以来也常被当作补阳药应用了。

  

  根据研究,桑螵蛸主要含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类、脂肪、糖等成分,其中蛋白质占58.5%,脂肪占11.95%,粗纤维占20.16%,此外,还含有 Fe、Cu、Zn、Mn、I、Co、Cr、K、Na、P、Ca等 20 余种微量元素。桑螵蛸具有抗利尿、抗氧化、抗菌、抗缺氧等药理作用。临床多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壮阳固精等方面。希望通过更加科学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桑螵蛸这味传统中药能够更好地为人类健康造福!

(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药博物馆  潘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