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我国古代的熏炉与熏香习俗

作者:中医药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0-12-07

                                                                                               汉绿釉博山炉

熏炉是古代常用的一种卫生器具,亦称香炉。古人用以洁室、清洁衣被,有除湿、杀虫、避秽的功效。

室内熏香的习俗,最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但当时所焚之香,多为草本植物,熏香时,将香草置于香炉中直接点燃,香味不浓,且烟气较大。西汉时,中外交通和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东南亚和西亚一带的香料开始输入,如龙脑香、苏合香等。将这些树脂类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熏香时,在其下点燃炭火,以炭火的高温加热香料,香气馥郁,且烟火气不大,熏香的习俗由此更加广为流行。

早期的薰炉,多以青铜或陶瓷制成。汉代流行一种造型典雅独特的博山炉,炉体呈青铜器中的高足豆形,上部镂空,形成层峦叠嶂的山形。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有三——蓬莱、博山、瀛洲,博山就是其中一座。使用博山炉熏香时,清幽的烟雾从镂空的山峦间袅袅升起,缭绕室中,如同置身仙境一般,正与汉代流行的长生、升仙思想契合,因此广受人们的喜爱,其制作工艺也日趋精湛,显贵人家的熏炉多以青铜制成,外表施以鎏金,或错金、银,以河北省满城县的错金博山炉为代表。这种博山炉在后世也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唐代李白有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就是描述博山炉熏香时的迷人意境。

除了博山炉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和白瓷烧制的敞口三足或五足香炉。隋唐时代的熏香器具更为精巧,除了熏炉外,还有小巧玲珑的银质镂空熏球,用于熏制衣被和取暖的熏笼。宋代熏炉的造型更加丰富多样,各种动物性状的熏炉纷纷出现,其中,鸭形和狮形是最为流行的品种,称为“香鸭”和“金猊”。

明清时代,熏炉的制作和使用进入繁盛时期,故宫的大殿、内寝、书房,大多设置熏炉,有铜质鎏金的,亦有珐琅景泰蓝的,材质工艺各异,但都极尽精工巧作,典雅华丽,气派非凡。

(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