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古代的卫生与防病

作者:中医药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1-05-06

 在遥远的氏族社会末期,华夏民族的祖先就已形成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思想萌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了“浴”、“沐”、“澡”这些文字,只是古今字义又有所不同。古时候的“浴”专指洗身;“沐”是指“洗发;“澡”意为“洗手”,而“洗”仅指“洗脚”。因这些字都属象形文字,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古人洗浴的情景。一九三五年,河南安阳殷王墓发掘出三千二百多年前殷商先民使用的壶、�F、盂、头梳等全套盥洗用具,从这些出土文物中,不难推知殷商时代即已有沐浴习惯。

 在古代,沐浴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也是一种礼仪和社会公德。《礼记》中记载:“五日则��汤清浴,三日具沐”。据说孔子每次会客前都要洗澡,以示对客人的尊敬。汉代有“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的记载,并提出了不少洗沐的处方,如猪胆汁、桃叶汤等,以加强洗沐的防治效果。

 古人还有给刚出生的婴儿沐浴的习俗,驰名中外的永乐宫壁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场面: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来到了人世,他的母亲分娩后安详地躺在床上,父亲在床前照料,床下有两妇人蹲在地上,正在给刚刚降生的婴儿吕洞宾洗澡。右上方“应瑞永乐”下记载着吕洞宾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等。这与我们现在婴儿出生的习惯非常接近。

 在饮食卫生方面,我们的祖先早已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约在四、五十万年以前,北京猿人就掌握了保留火种的方法,从此摆脱了漫长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剥的野蛮时代,由生食变熟食。食物经火烤熟后,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避免和减少了胃肠疾病的发生,也使食物中的蛋白质易于吸收,从而促进了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尤其是炊具诞生后,食物经过蒸、煮、炒的过程,卫生更有了保障。

 周代时已设有“食医”,专门管理饮食营养卫生,明确地提出饮食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对饮食的调配都按食品的性味、不同季节、体质的状况加以处置。《论语·乡党》更是对食物的卫生做了进一步的概括,指出食物贵在精细、适时和新鲜卫生。凡肉败、色恶、臭恶之变质食品,均不可食用。

 俗话说“病从口入”,周代时已有饭前洗手的习惯,对有身份的人家洗手更是讲究,要有“�F”和“盘”配套使用,一个人用“�F”接来干净的水,往另一个人的手上倒,边倒边洗,“盘”就用来承接污水,这样使用起来就有流动水洗手的作用了,既科学又卫生。此外还有吃饭时不要说话,不吃剩饭等记载。隋唐时代,对饮食卫生讲述的更加详细了,还出现了一些食疗本草。当时提倡吃饭要细嚼烂咽,不要暴食暴饮;饭后应稍事活动,不要立即躺下;也不要在饭后做剧烈的活动。

可见古代人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很强,并有丰富多样的措施和方法,而且还创造性的制造出既实用、又具艺术气息的相应工具,以维护身体的健康。

(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