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耳杯的形制与用途

作者:中医药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1-09-30

  耳杯又称羽觞(shāng),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它的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它的使用年代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汉晋时期,此后逐渐被其他的盛酒器所代替。

  羽觞一般都是漆制,也有玉制或陶制等材料。古人以双手执耳杯饮酒,这是当时贵族的社交礼节。天子饮酒用爵,公卿以下用羽觞。《楚辞》曰:“瑶浆密勺,实羽觞兮。”即用漆勺往羽觞中斟美酒。《汉书·孝成班婕姝》云:“酌羽觞兮消忧”,就是说将酒倒入羽觞中饮酒消愁。《礼记·月令》中称酿酒时“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 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乙号墓出土了战国方格云纹酒具盒,盒中就藏有耳杯。

  耳杯不仅仅是盛酒的用具,而且还可以用于医疗。在学术成就巨大、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论》中,就有用耳杯作为容器饮药的记载,如在《伤寒论》第63条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方后注中提到:“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据专家考证,黄耳杯可容纳一升(汉代容量单位)药液,相当于现在的200ml左右。

(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