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古代睡眠养生文化漫谈——情志与睡眠

作者:中医药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3-12-27

古代医家和养生家十分重视情志对睡眠的影响。宋代蔡季通《睡诀》云“先睡心,后睡眼。”《千金方》亦云:“能息心,自冥目”。可见健康的睡眠不仅与卧室寝具等硬件条件有关,更与心神情志有密切的关系。上床睡觉时,须先放松精神,平复情绪,摒除日间的杂念纷扰,方能入眠。否则即便入睡,也不易进入深度睡眠,容易做梦,身体和精神很难得到很好的休息,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关于情志与睡眠,《列子》中记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周朝时,尹氏大治产业,手下的仆役每天操劳不息。其中有一个老年的仆役,白天干活儿累得筋疲力尽,晚上总能酣然入睡,且夜夜梦为国君,统领众人,恣意宴饮娱乐,其乐无比。早晨一觉醒来,依然辛苦劳作,但活力充沛,心情舒畅。而尹氏每日思虑家中产业,心神疲惫,夜晚昏然入睡,夜夜梦为仆役,被人支使四处奔走,挨打挨骂,在床上呻吟说梦话,通宵达旦,以致健康每况日下。朋友来看他,劝解说:“你位高权重,家业富足,远超常人,还日夜思虑经营之事,白天想着发财,晚上做梦也想发财,怎么可能得到呢?”尹氏听从了朋友的劝告,放松了心情,减少了思虑之事,夜里便不再梦为仆役奔波操劳,疾病也好了很多。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要减少思虑,谈何容易?《老老恒言》对此有详尽的论述,介绍了“操纵”二法,可资借鉴。“寐有操纵二法,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着,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惟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所谓“操”大致相当于冥想、默数、背诵诗文等,“纵”则是任神思随意驰骋,不加约束,都是让人暂时忘却日间纷繁事务,一紧一松,一张一弛,使大脑疲劳,不知不觉进入梦乡。尤其不能思想负担过重,越急于入睡越是难以入睡,当人的精神放松,顺其自然,忘记睡觉这件事,反而更容易入睡。除了心神的控制,还有一些更为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放松精神,古人云 “梳头浴脚长生事,临睡之时小太平”,睡前可用手指或木梳梳头,或用热水泡脚,也能使人心情平静,易于入睡。

(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