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中国古代的“花膳”

作者:中医药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4-03-07

 花膳是指用花卉烹调制成的菜肴,由于花卉形、色、香、味俱佳的特点,花膳自然比一般菜肴更加赏心悦目,开胃可口。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广为传颂,当然诗人并非真的以木兰上的露水和秋菊的残瓣为饮食,而只是将花卉作为其清高品格的寄托。但正是由于这层寓意,花膳又比寻常菜品多了一番清雅情趣。花膳由于其独特的色香味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花卉为美食,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吕氏春秋》记载,商代的名厨伊尹就擅长用花卉制作美味佳肴。先秦时代的《诗经》、《楚辞》也多次提到用各种花卉烹饪菜肴。唐代时,武则天每于花朝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游园赏花,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成百花糕分赐臣下。南宋文人林洪的《山家清供》记载了以山野所产的蔬果动物为原料烹饪的各色美食,其中就有不少加入了时令花卉,如以梅花为原料的梅粥,加入鲜桂花的广寒糕,以锦带花制成的锦带羹等等。到了明清时代,文人雅士、美食家和医学家对花膳更为推崇,清代顾仲的《养小录》就专门辟有“餐芳谱”一章,记载了二十多种鲜花菜肴的制作方法。慈禧太后常以花卉入馔,在每年盛夏时节,命宫女采摘荷花,与鸡蛋、鸡汤一起调制,再炸至金黄制成糕点。她还喜食玫瑰花制成的花酱,据说不但滋味鲜美,且令人食后唇齿留香,肤色红润。寺院、庵观也有将庭园中的鲜花采摘下来制作素食的传统,据《清稗类钞》记载,江南一带的知名寺院,如南京的鸡鸣寺、镇江的定慧寺、苏州的寒山寺、杭州的烟霞洞等,均以菊花、玉兰花、荷花等入馔。

花膳不仅仅是文人墨客和王公贵族们独享的佳肴,也是平民百姓餐桌上的风味吃食。北京人以韭菜花加盐制成糊状的佐料,是吃火锅的必备之品。洋槐花甘甜清香,有清热凉血之功效,将其洗净加入面粉和油、盐等调味料拌匀,入笼屉蒸熟,是陕北民间常见的花膳。菊花有疏风散热,明目解毒之功,在广东地区有很多菜肴都以其为原料,如菊花炒肉片、菊花溜鱼片、菊花鱼丸等等,不胜枚举。玫瑰花气味甜蜜芳香,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能,也常被制成各色小吃甜品,著名的云南特色小吃鲜花饼就是以玫瑰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在北京的稻香村、桂香村可以买到馨香美味的玫瑰饼。云南地区的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其喜食的花卉,达100多种。

现代科学家对花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花卉中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还含有抗菌和抗病毒的物质。可见花膳不但风味独特,情趣盎然,更可延年益寿,强身健体。

(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