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明与《妇人大全良方》

陈自明(1190—1270年),南宋医学家,字良甫,晚年自号药隐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随父学医。14岁即已通晓《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将名家医论与祖传经验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是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著有《管见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
他于嘉熙年间(1237—1240)任建康(今南京)明道书院医学教授之职时,我国中医妇产科尚不完备,也没有专著。医书《大方脉》虽有涉及,但内容简略,或有论无方,或有方无论。陈自明认为“医之术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症,则又险而难”,因此,潜心钻研中医妇产科,遍览医籍,博采众长,结合家传验方进行整理,于嘉熙元年(1237)编成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妇产科专著《妇人大全良方》24卷。
陈氏对妇女的生理特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均进行了总结,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他强调了妇女月经的先天来源,突出了冲任、天癸与月经的关系,同时亦不忽视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在月经产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他还将妇女的生理发育和病理变化分为三个类别,青春未婚期、已婚期、绝经期三个阶段,来归纳分析不同的病证。对于妇科各种病的病机,陈氏抓住主要病理变化,注重气血逆乱,经脉逆行,五脏功能失常,生化告竭等方面,可谓治病求本。
陈自明在妇科方面的观点对后世妇科学的发展很有影响。明代王肯堂著《女科准绳》、武之望著《济阴纲目》均受其不少的影响。
陈自明还精通外科,于1263年著有《外科精要》3卷传于世。该书对治疗痈疽极有创见,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到预后,均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强调整体治疗,注重阴阳分证,注意保护脾胃,主张内外合治,他认为在外科治疗中,不应局限于针对局部,运用清热解毒,而是从整体考虑,全身治疗。
(中医药博物馆 医史部 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