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暖手暖身更暖心——铜手炉鉴赏

发布日期:2019-11-30

  

 《甄嬛传》妃嫔手里拿的手炉

 

  铜手炉又称袖炉、捧炉、火笼,是一种暖手的生活用具,流行于明清民国时期。铜手炉最初多为达官贵人家使用,一来铜器价值较高,穷人买不起,二来穷人整日劳碌奔波,哪儿有捧手炉的闲情和工夫。而有钱人家的老爷阔少或太太小姐不需劳动,在寒冬腊月里将小巧玲珑的铜手炉置于袖中,不仅为取暖,更是为了彰显一种富贵安逸的气质。

 

  铜手炉的用法是,从柴灶的火膛里扒出一些没有烧尽的秸秆,装进手炉,盖上些膛灰,压紧后再盖上炉盖。这样,既没有烟,又能够长时间保持热度,通常加一次炉料能维持一两个钟头。热气从镂空的炉盖冒出,在寒冷的天气里给人带来丝丝暖意。

 

  铜手炉的材质、造型和工艺从明代到民国各有特点。

 

        明代的手炉以红铜和紫铜居多,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把玩,表面形成一层油亮的包浆,内部往往留有工匠手工捶打的痕迹。造型则是大气简约,富于古典美。明代的手炉制作有不少名家,以张鸣岐最为著名。民国收藏家赵汝珍的《古玩指南》记载:“张鸣岐,嘉兴人,善制铜手炉,质匀花纹工致,以足踹之不瘪,一时重之,呼为‘张炉’。”他做的手炉工艺精湛,炉盖与炉身吻合紧密,炉体厚重,炉内火烧得再旺,手炉也不会烫手,热量恰到好处,炉底部刻有“张鸣岐造”、“张鸣岐制”或“鸣岐”的小篆名款。由于张鸣岐做的手炉受到追捧,价值不菲,故有很多手炉仿造他的名款,后来渐渐成为一种托款,在清代民国的铜手炉上颇为常见。

 

       清代的铜手炉开始使用黄铜和白铜,时间长了,炉体容易锈蚀,其包浆也较为干涩。清代手炉的造型和纹饰开始变得繁缛,多在炉盖上錾刻寓意吉祥的图案,如“五福捧寿”、“喜上眉梢”、“三阳开泰”、“福”字、“寿”字,炉体除一般的圆形、方形、椭圆形、六角形、瓜棱形,还有寓意喜庆红火的灯笼形,比喻年年有余的鱼篓形等等。晚清民国时期,手炉的制作水平走向衰落,随着社会的发展,铜手炉渐渐推出了历史舞台。

 

 

  我校博物馆也收藏有几件民国时期的铜手炉,一件为瓜棱形,炉盖镂空刻花,造型精巧美观,玲珑秀丽。一件炉盖仿鱼篓形,形似竹编,简洁古朴,炉底刻“鸣岐”款。

 

 

  不同风格的手炉也现出主人的不同个性和品味,手炉对今人而言不再是实用的取暖用具,而是一种令人爱不释手的收藏品了。

  (中医药博物馆   韩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