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好物欣赏:中医药博物馆针灸铜人的前世今生(下)

发布日期:2020-11-10

  上篇我们聊了第一具针灸铜人:天圣铜人,以及天圣铜人之前的人体经络穴位模型,这篇我们来聊一聊天圣铜人之后的993年里历代针灸铜人的版本。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役,金兵占领了京城开封,天圣铜人开始流亡之旅。后来,元灭金,明又灭元,天圣铜人也随之辗转,被带到了明代的太医院。经过数百年战乱,四朝更迭,天圣铜人已被严重损坏,穴位名称也多模糊不清。因此,正统八年(1443),明英宗下令太医院仿照天圣铜人,再制作一具铜人,后世称这具仿制的铜人为“正统铜人”。

 

  

 

  到了明嘉靖年间,针灸学家高武考虑到针灸穴位在成人男女以及儿童身上的位置有所不同,设计铸造了男、女、儿童针灸铜人各一座。

 

  

 

  现存的嘉靖铜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铸成,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该铜人外形似一名儿童,左手拇指与中指弯曲连成一环,表现古人穴位测量单位——将中指中节内侧横纹头间的距离规定为1寸,又称为“中指同身寸”。原件藏于故宫博物院,195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将其从故宫借出并进行了仿制,仿制时将穴名及经穴连线涂以白色涂料,较原形圆润丰满,聪慧可爱。仿制品现藏于中国针灸博物馆。

 

  

 

  正统铜人制成后,一直放在太医院中;明亡,铜人又继续保存在清太医院。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皇帝和一行官员仓皇出逃,把偌大的北京城和包括正统铜人在内的众多珍宝留给侵略军。联军在北京进行了数日的洗劫,等到他们撤离后,回到北京的太医们却发现,一直放置在太医院药王庙的正统铜人不翼而飞了!故而重新制作光绪铜人。

 

 

 

  “古经训诂至精‚学者封执多失;传心岂如会目, 著辞不如案形”,“凡有通晓医学者酌量发给。其小而约者,以便初学练习;其大而博者,以便学成参考。使为师者必由是而教,为弟子者必由是而学”。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天圣铜人留在了时光里的中医药,但其开创的经穴教学的形象化与直观化,针灸学实操考试,对针灸学的推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是不同材质,人体经脉漆雕、陶雕、铜雕;不同经络体系,十脉、十一脉、十二脉;不同人物,成年男子、儿童、老妪;这些人体模型不仅是针灸经络传承创新的档案,中医药文化沉淀下的瑰宝,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象征。

 

 

 

  2017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它不仅代表着中华传统医学的成就,更代表着当代中国为全球健康而贡献出的中国智慧,表达了中国为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促进人类健康的美好愿景。如今,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国作为针灸的发源地,在针灸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以后,我们更要传承好古人的智慧,用现代技术发展针灸,做好针灸的现代研究与应用,在古人的肩膀上继续往前走,真正把我们的传统医学继承好、发扬好。

(中医药博物馆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