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喝水是个技术活

发布日期:2021-08-30

  

 

  水是人类繁衍生息中必备的物质基拙。水卫生的历史变迁也见证并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历程。

 

  我国历史悠久,人们很早就形成了水卫生的观念。早在《吕氏春秋》中就已经认识到水质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提出:“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馗(kuí)与躄(bì)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wāng)与伛(yǔ)人。”意思是说,缺水的地区水质不好,多见秃发与瘿病,“瘿”就是甲状腺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脖子病”。现代研究证明,“大脖子病”因为是水和食物中缺碘所致。而水源丰足的地方,多是低洼潮湿的地区,多见手足痹症的病人。水质有异常臭味的地方,多见痈疮和佝偻病的患者。只有水质清洁良好的地方,才能使人身健体美。

 

  既然水与健康密不可分,古人非常重视饮水卫生,会优择水源,净化水质,防范污染。远古时期,人类只会利用天然的水源,如江河、湖泊等以供食用,后来为了用水方便,同时又免受潮湿的侵害,古人便设法开辟新的水源,最终发明了凿井技术。相传井是“伯益”发明的,《吕氏春秋·勿躬篇》中有:“伯益作井”的说法。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水井是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一座浅水井,距今约5700年。水井外围有一圈呈圆形分布的栅栏桩,并有顶棚覆盖,这说明当时很注意对饮用水的保护。《管子》中曾明确指出:春季之始,要清除井中的积垢污泥,排除积水,更换新水。同时提倡打完井之后要加井盖,以免饮水受到污染。至周代,已有专门负责浚井、修井和澄清井水的工作人员。

 

  

  河姆渡遗址水井(源于网络)

 

  汉代的水井不但有井裙、井盖,还有井屋或井亭,甚至有专人守护。古人认为,地下水以“远从地脉来者为上”,土厚水深不易受污染,经过多重过滤、渗透水质也更为洁净。因此,井水要经常汲取,让渗出的新水不断补充入井,实现流动不腐。如此,才是优质的饮用水源。古人在地上水源的选择上则以源远流长的水流为主,所谓“长流之水合千脉而不竭,纳众污而不垢所”。到了宋代,人们更加注重饮水卫生,已经养成喝开水的习惯。

 

  五角型地下排水管(秦) 

  现藏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古人在注重供水卫生的同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也十分重视。从目前出土的遗址来看,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陶质排水管道。至夏商周期时,古代的排水系统已具有一定规模。西周早期宫室的陶制下水道,其直径已达到20-30厘米,长度为1米,下水管还与排水阴沟、明槽相连通,构成一套比较合理的排水设施,对于改善居住环境卫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秦汉时期陶制下水道(源于网络)

 

  古代修建在地下的水沟叫阴沟,即今日所称下水道;修筑于地面的水沟叫阳沟。古人很注意保持水沟的清洁,认为水沟积污太多,容易引起疾病,要经常加以清理和修浚。《周礼·宫人》中就已经记载:“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其中,井匽就是古代建造房屋时的天井和水沟。蠲,就是清洁的意思。汉代王褒的《僮约》中就明确规定家仆的一项工作是“浚渠缚落”,即清洁水沟的工作。

 

  (中医药博物馆  甄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