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本草收纳的艺术

发布日期:2022-01-30

  

  每当我们进入中药店,都会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顺着药香,可以看到柜台后矗立着一排长长的古香古色的药柜。药柜上纵横有序地排列着许多小抽屉,每个抽屉上都写着秀丽工整的中药名。这就是专门存放草药的“百眼柜”,它可是中药界的收纳神器。

  日常诊疗中,常用的中药有千余种,如何把上千种中药材合理摆放,并能快速找到呢?“百眼柜”上的抽屉俗称“药斗子”,一般来说每一斗内被平均分为三格,现在的药斗一般可容纳饮片的重量是一市斤,所以又被称为“斤斗。”古代药铺的物品不能随意放置,尤其中药的摆放十分讲究,有“前匣后斗上装瓶”的原则。通常质地较轻、用量较大的药物装进匣柜里,处方里常用的药物装在斗柜里,细小的药物,如种子及粉末状的药物放在瓶子里摆放在药柜上。别看药斗子不大,里面存放药物的种类可是非常繁杂的,尤其有的药物有一定毒性,有的药物功效类似,名称相近,而有的药物形状类似,容易混淆,因此,药物在药斗上的摆放位置蕴藏着古人多年的经验与智慧。总体来说,药斗的摆放本着“抬手取,低头拿,半步可观全药匣”的原则,以方便取用,找药容易为主。同时,考虑到承重的问题,还要遵循“上轻、中实、下沉”的规律。一般还会把功效相近的药物组合在一起,方便寻找。容易造成污染的药物放在斗架低层。不同地区的药铺,都会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药物摆放的“斗谱”。斗谱的书写也有要求,一般斗面上方横写的是第一斗的中药名,右侧竖写的是中斗的中药名称,左侧竖写的是里面第三斗的中药名称。

  现在,无论是在中药店,还是医院的中药房,药柜大多是横七竖八式的大木柜,上面布满抽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近期收藏了一组清代的木质圆形药柜,此柜制作精美,通高170厘米、直径87厘米,通体黑漆,圆形,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中间有木质转轴,可以转动。上柜共有三角形药斗35个,每屉盛药四种,屉面贴纸质标签,写有药名。抽屉把手为金漆蟾蜍或寿桃样式,寓意多子多福长寿。下柜为圆形开门式柜体,共七个柜门,柜门分别绘有扁鹊、李时珍等人物图像。柜顶书有“长澄老铺仁和堂  越都陆分号”及“岁次乾隆廿八年麦熟斯仁褟  造好自珍传”等。

  圆形药柜不仅节省空间,而且转动取药,便于调配,是现存古代药柜中的精品。

(中医药博物馆  甄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