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专栏» 医史漫谈

眼镜的历史

发布日期:2023-08-08

  

  

  

  孙中山为广州 “精益”眼镜店题词

  

  眼镜,一般认为是在13世纪传入中国,一种用于改善近视的用具。在眼镜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古人是否也有“近视”的问题?他们又是如何认识“近视”?有没有解决近视的方法呢? 

  视而不见

  古人也会有近视的烦恼。清代程世爵写的笑话书《笑林广记》中就有不少关于近视眼的笑话。比如《虾酱》一篇记载:“一乡人挑粪经过,近视唤曰:‘拿虾酱来!’乡人不知,急挑而走。近视赶上,将手握粪一把,于鼻上闻之,乃骂道:‘臭已臭了,什么奇货,还要这等行情。’”这则笑话取笑近视眼看不清乡人挑的大粪,以为是臭了的虾酱,还斥责乡人自以为是,把臭虾酱当作奇货可居。

  从古代文献的记载来看,古籍中很早便有对近视的描述。《史记》中最早出现 “视如望羊”的描述,形容视远时视物不清,感觉前方白茫茫一片。隋代《诸病源候论》中有“目不能远视”的记载。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提出“近怯远证”的说法,清代黄庭镜在《目经大成》中开始称此病为“近视”。

  久视伤睛

  古代医学家是如何看待近视的问题呢?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描述了近视产生的原因,即“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博弈不休,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刺头出血过多……丧明之本”,列举了多种导致眼病的原因,均与过度用眼有关。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分析,近视的发生与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均有一定关系。首先,从气血阴阳来看,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提出:“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乃气虚而血盛也。血盛者阴火有余也,气虚者元气虚弱也。”李杲认为,近视是由于阳气不足、阴血旺盛所致。

  其次,从脏腑经络来看,肝肾亏虚是近视的主要原因。据《黄帝内经》记载:“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奠定了中医理论中肝与目的关系,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是目能视物的基础。隋代巢元方也认为:“夫目不能远视者,由目为肝之外候,腑脏之精华,若劳伤腑脏,肝气不足,兼受风邪,使精华之气衰弱,故不能远视。”因此,中医会应用地黄丸系列来滋补肝肾,缓解近视的症状。尤其,杞菊地黄丸中枸杞子养肝明目,菊花清肝明目,主治肝肾阴虚所致视物昏花、眼睛干涩等。

  此外,局部脉络瘀阻,或先天因素,也是导致近视发生的原因。清代黄庭镜在《目经大成》中明确提出:“双眼近觑是生来,不是生来却祸胎。”指出了先天遗传因素。

  随目对镜

  

  明代 眼镜片(凸透镜)

  

  明朝郎英所著笔记《七修续稿》中最早出现 “眼镜”一词,他写道:“少闻贵人有眼镜。”说明在他小时候就听说过“眼镜”。明末清初,叶梦珠在《阅世编》中的第七卷“食货”篇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眼镜的使用情况和价格,书中说:“眼镜,余幼时偶见高年者用之,亦不知其价,后闻制自西洋者最佳,每副值银四五两,以玻璃为质,象皮为干,非大有力者不能致也……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人人可得,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至四五分,直有二三分一副者,皆堪明目,一般用也。”通过上述描写,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到,最初的眼镜来自西洋,由于造价高,很稀缺,随着苏杭等地逐渐出现仿制品,可以自行生产后,眼镜的价格逐渐降低,越来越普及,包括西洋进口的近视镜,清代初期也出现了本土生产的产品,并逐渐普及。这说明,明末清初,中国已有自己制造眼镜的行业。

  鸦片战争以后,西式制配眼镜进入中国市场,结束了手工制作镜片的时代,为近视患者带来了更多福音。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药博物馆   甄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