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老药工张震亚:蜜炙瓜蒌子背后的匠心传承
“薏苡理香港脚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少年时候打下的童子功,九十岁的药工师傅张震亚说起《药性赋》仍念念有词。提及瓜蒌更是从来源、产地、炮制,甚至临床应用如数家珍。
瓜蒌:浑身皆宝的本草精灵
瓜蒌,源自葫芦科的栝楼或双边栝楼,植株恰似葫芦般,是攀援藤本,素白花朵绽于藤蔓,花下结拳头大小的果实,由青转黄间,满是生命与本草的奇妙更迭。一棵瓜蒌,浑身皆入药:地下那圆柱状、粗大肥厚的块根,淀粉含量颇高、呈淡黄褐色,经炮制切片,便是 “天花粉”;成熟果实可整颗作为 “瓜蒌” 入药,也能拆解为果皮与种子,“瓜蒌皮”“瓜蒌子” 各有药用专长。其中,瓜蒌子以颗粒饱满、油性充盈者为上乘之选,山东、安徽、河南、四川等地,皆是其主产区。
蜜炙妙法:炮制中的匠心独运
在诸多炮制之法里,蜜炙可谓是老药铺”一元堂“的特色传承之一,根据饮片对蜜的吸收程度,又可分为拌蜜与喷蜜。瓜蒌子、甘草这类质地疏松的,可以先拌润吸收,再炒;而槟榔这类质地紧密的饮片,则先予炒制,出锅前喷淋蜂蜜,达到蜜炙的效果。
在诸多炮制之法里,蜜炙可谓是老药铺”一元堂“的特色传承之一,根据饮片对蜜的吸收程度,又可分为拌蜜与喷蜜。瓜蒌子、甘草这类质地疏松的,可以先拌润吸收,再炒;而槟榔这类质地紧密的饮片,则先予炒制,出锅前喷淋蜂蜜,达到蜜炙的效果。
瓜蒌子润肺化痰,滑肠通便,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蜜炙,恰似一场赋能之旅,为瓜蒌子增强 “清肺润肠,降火涤痰” 的药效。而这场炮制开场前有两大关键操作—— 净制与炼蜜。
先是对瓜蒌子进行甄别,剔除杂质、筛掉干瘪种子,洗净后交由阳光 “洗礼”,让每粒瓜蒌子都以纯净之姿,静候蜕变。再说炼蜜,这可是中医药炮制里的经典操作,甭管是炮制蜜炙饮片,还是搓制丸药,都少不了这熬制蜂蜜、去芜存菁的工序。炼蜜旨在降低蜂蜜水分、“清扫” 杂质、杀灭微生物,还能让其黏性恰到好处。依熬炼火候与含水量差异,炼蜜有 “嫩蜜”“中蜜”“老蜜” 之分,恰似蜂蜜的 “三重修炼境界”。
忆起学徒时光,张师傅满是感慨。彼时,跟着前辈们学炼蜜,紧盯锅中蜜液,那翻涌气泡恰似密语,“鱼眼泡” 起,火候把控就得绷紧弦;“牛眼泡” 现,老蜜将成。拿捏不准时,还有 “滴水成珠” 的妙法,滴蜜入水,若蜜滴凝而不散,便是老蜜 “功成” 时刻。炼蜜讲究配合,常是一人管火、一人看锅,稍有差池,影响的可是后续药效,这般精细活儿,处处透着谨慎。
炮制时,取净瓜蒌子入容器,将炼蜜温水化开、洒入拌匀,浸润,这步正是拌蜜。热锅、文火,润好的瓜蒌子入锅翻炒,受热渐鼓起,直至出锅晾凉。检验标准颇为直观,手握不黏手,便是恰到好处。每百公斤净瓜蒌子,配三公斤炼蜜,精准配比,成就药效最优解。
储存讲究与用药禁忌
晾凉后的蜜炙瓜蒌子,需储藏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以防受潮变质。老药铺一元堂深谙其道,按需炮制,少量囤货,确保药效。炼蜜则多备些,以应不时之需。
虽说蜜炙瓜蒌子无毒,善润肺止咳,可用药时务必谨记 “十八反” 古训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此处 “蒌” 即瓜蒌,不可与乌头类药材同用,严守用药 “安全线”。
张师傅每回讲解炮制技艺,总把药效保障挂在嘴边,于他而言,炮制工序步步精心,皆为那药效 “至高宗旨” 虔诚践行。听者仿若受一场匠心洗礼,往后提及炮制,脑海先映出 “药效” 二字,这便是传承里,老药工坚守初心、守护传统医药的无声力量。
(撰稿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