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帮中药炮制技艺(一)-九转南星

发布日期:2024-11-13

京帮中药炮制技艺(一)

京帮炮制,发源于北京,是中药炮制流派中的重要一支。它以北京同仁堂、鹤年堂等为代表,并远播至天津、山东、甘肃等各地。京帮以其独特的技艺,让中药的疗效更上一层楼。京帮炮制的特色在于对药物的净制、切制、蒸、炒、炙、煅、发酵、制霜等方面的精细操作,其中,九转南星就是最具京帮特色的炮制品种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帮炮制的世界,探索九转南星的奥秘吧!

九转南星:传统中药的精工细作

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作用,而九转南星作为胆南星的特殊炮制工艺,早在宋代的《小儿药证直决》中就有记载,说它是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的宝贝。到现代的1959年,同仁堂《中药炮制方法》中有了它的详细制备工艺。

想象一下,秋天的北京,背阴的角落里,一场神秘的转化正在悄然发生。这就是京帮九转南星的诞生之旅。



第一步:秋日的准备 在秋季,我们精选天南星,磨成细粉,与牛胆汁按比例混合。像是调配一杯特制的鸡尾酒,但这里的调酒师是经验丰富的中药炮制师。



第二步:地下的发酵 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大缸,埋入地下,让它们在黑暗中慢慢发酵。这个过程叫做阴转胆星,是九转南星的第一次转变。



第三步:春季的觉醒 一年后,当春风拂面,我们将发酵好的材料取出,捣碎,再加入新鲜的牛胆汁,然后装入牛胆皮中,悬挂在屋檐下,让它们经历阳光和空气的洗礼,这一步称为阳转胆星一转胆星



第四步:年复一年的转化 接下来的每一年春季,我们都会重复这个过程,但每次加入的牛胆汁都会减少,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设计的递减游戏。

第五步:九年的坚持 经过八年的循环,到了第九年,我们将这些经历了岁月洗礼的材料去除牛胆皮,研成细粉,与黄酒混合,制成块状或片状,最后在笼屉中加热1小时,这一步被称为酒转胆星九转胆星



如果将九转南星的制作过程比作一场旅程,那么它就是一场跨越九年的马拉松。每一步都充满了耐心和等待,每一次转变都是对中药材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胆南星的制作在于用胆汁的苦味来中和天南星的燥性,同时,胆汁本身还具有平息惊厥的神奇效果,特别适合用来对付那些因痰热引起的惊风症状。在京帮的九转南星中,牛胆汁的用量相当足,这使得它的疗效可以与珍贵的牛黄相媲美,尤其在儿科的中成药里,它的应用可是最为广泛的,因此也有“九转南星赛牛黄”的美誉。



(图片由北京市双桥燕京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撰稿 王志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