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六味地黄丸(二)——“六味地黄丸”原是儿科用药
闲聊六味地黄丸(一)已经告诉大家,“六味地黄丸”是由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创制的,儿科医生创制的药多半是用于小儿的。
l 治小儿五迟
没错,六味地黄丸是作为幼科补肾专药,被用于小儿的五迟之证。小儿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疾病。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正如《医宗金鉴》所云:“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 钱乙认为小儿稚阳纯气,无须益火补阳,故创制了“地黄丸”,以“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和,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等先天不足,发育迟缓之症。
l 地黄丸之源
“地黄丸”实际是从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崔氏八味丸”化裁而来。关于“地黄丸”的应用,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宋神宗年间,钱乙因治好长公主女儿和皇子的疑难病症而名声大振,受到皇帝的赏识,将其招为太医。当时的太医多是几代家传的“世医”,而钱乙从一介“草医”进入到太医行列,有些人固然佩服,但更多的人是嫉妒。钱乙常被老太医们轻视,甚至故意刁难。某日,有一太医拿着钱乙开的儿科方子前来“讨教”。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张仲景医书中的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肉桂、附子,而你这方子只有六味,好像少开了两味药,莫不是忘记了吧?”钱乙拿过处方看了一下,说道:“张仲景的八味丸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所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壮阳的药,这样,孩子吃了就会避免过于暴热而流鼻血,您以为如何?”这位太医听了,恍然大悟,连声说道:“原来如此!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令人佩服!”
钱乙的弟子阎孝忠赶紧把老师的话记载下来,后来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就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地黄丸”流传了下来。由于使用地黄的方子太多了,叫“地黄丸”比较容易混淆,因这个方子共有6味中药,所以后世医生就改称它为“六味地黄丸”。
l 组方分析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六味中药组成。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肝益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泽泻利湿泄浊之余并防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利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以上三药,是为“三泻”,均属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肾为要,全方精炼,配伍严谨,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功。
l 应用范围拓展
到了元代,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就已经超越了儿科的范畴。如朱震亨门人所著的《丹溪心法》中,六味地黄丸被用于治疗咳嗽、小便不禁、虚损、淋症及消渴等多种内科疾病。至明代,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范围又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医家赵献对六味地黄丸推崇备至,将六味地黄丸灵活运用于发热、痰证、咳嗽、吐血、咽喉疼痛、耳聋耳鸣、梦遗滑精等多种疾病的辨证治疗,可谓将六味地黄丸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到了清代以后,使用六味地黄丸的医家和药铺也越来越多,凡是腰膝酸软、肾阴亏损、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遗精等症,均可使用六味地黄丸。这样,六味地黄丸的治疗涵盖了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多个学科,真正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理念。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