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全身都是宝 科学使用效果好

发布日期:2015-11-19

  

  秋季正是橘子上市的季节。橘子不仅新鲜可口、营养丰富、老幼皆宜,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橘子味甘酸、性温,入肺、胃经;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是经济实惠的上选果品。橘子可谓全身都是宝,不仅果肉可食用,且其橘皮、橘核、橘络都有很好的药用功效。

  橘肉:就是橘瓣,与山楂同作得“橘子山楂饮”,适用于老年人或高血压、高血脂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味甘酸,性凉,具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病症。其中所含的“诺米林”物质还有明显抗癌作用,可预防胃癌。

  橘核:橘子的果核(种子),性微温味苦平,可理气散结止痛,对睾丸胀痛、疝气疼痛、乳房结块胀痛、腰痛等有疗效。

  橘络:橘皮内层的网状筋络。性味甘苦平,有行气通络,化痰止咳之功,主治痰滞经络之胸胁胀痛、咳嗽带痰或痰中带血等症。如橘络煎汤可用于酒伤口渴,橘络泡茶饮服可用于咳嗽胁痛。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柑果采摘后先是剥皮,晾干,需阴凉干燥处储藏。且收藏了3年以上的才可称为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橘红:来源同陈皮。是在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去掉橘皮内部白色部分后,晒干后称为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酒伤。对肺痨、支气管炎、长期胃痛等有独特疗效。

  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橘子不宜与牛奶、萝卜同食,前者易引起腹痛,后者可能诱发甲状腺肿。肠胃功能欠佳者不宜过多食用橘子。鲜橘子皮农残超标,不宜直接泡茶及药浴,易引起胃肠及皮肤不适。

  日常巧用:

  1.泡茶: 陈皮20克,加适量开水泡茶,一天2~3次,适宜脾胃气滞、脘

  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也适宜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脂肪肝之人、急性乳腺炎者食用。同时兼有美容及抗疲劳之功。

  2.做汤:在做汤的同时,加一小块陈皮,不但使汤汁中有了一股回味无穷的甘香味道,还兼具了化痰止咳的功效。

  3.陈皮鸡翅(菜肴):鸡翅500克,陈皮2 0克,姜、葱、生抽米酒、生粉、盐、香油适量,烹饪而成。可开胃健脾,用于胃脘痞胀、食欲不振者。

  4.净鲜橘皮巧用:鲜橘皮需用淘米水或小苏打水浸泡洗净。热水浸泡后的净橘皮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C以及精油成分,蒸面、洗脸,可使肌肤光滑细腻;净橘皮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尤适合体质偏寒的人冬季使用,对治疗初期风寒感冒有疗效,还可改善睡眠;净橘皮还可护发,洗头后可使毛发光滑柔软。

  橘子富含维生素C和柠檬酸及果胶、橘皮苷等有效成分,据研究,每天吃3个橘子,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吃橘子的人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比率比较低。但是也要注意,橘子好吃也不可贪吃,食用过量也会引起尿结石、肾结石、腹痛、腰膝酸软或牙周炎、咽喉炎等。橘子全身都是宝,只有科学应用才能收到绝佳的效果。 

  (博物馆 中药部 潘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