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子中的中药(下)

发布日期:2016-01-21

       在上篇为大家介绍了来源于中药且常见的菩提子,如金钟菩提、五眼六通菩提、天竺菩提和木腰子菩提,下面再介绍几种。

    1. 苦楝子菩提

  苦楝子,为楝科植物楝树(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成熟果核。其果核坚硬,具5~6条纵棱,可作菩提手串。苦楝子味苦,性寒,归胃、肝经,具有行气止痛,清湿热,驱虫的功效。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常见。

   2. 无患子菩提

  无患子,又名木患子、洗手果、油患子等,是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的成熟种子。味苦、微辛,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热祛痰,消积杀虫的功效。原产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岛各地、印度和日本等。如今,浙江金华、兰溪等地区有大量栽培。

  3. 野酸枣菩提

  野酸枣,又名棘子,野枣等,是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 F. Chow)的成熟果实,果核做菩提子用,种仁(酸枣仁)可药用。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在我国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地均有分布。

  4. 核桃菩提

  核桃,又称胡桃,是胡桃科植物核桃(Juglans regia L.)的成熟果实。果核可作菩提子用。种仁可药用。核桃仁味苦,性温,归肾、肺、大肠经。具有补肾,温肺,润畅的功效。但市场上大多文玩核桃来源于麻核桃(Juglans hopeiensis Hu),是核桃和核桃楸的天然杂交种,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其果壳坚厚,不易开裂,内隔壁骨质发达,难于取仁,更适于做菩提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