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文化——放山习俗(二)
上次为大家介绍了放山前要祭拜的山神老把头,今天为大家介绍放山的专用工具。
1. 索宝棍
索宝棍,又称索拨棍、索罗棍,是放山的主要工具。它是一根五尺二寸长的木棍,棍上一般留着树皮用以防滑。棍的粗端常用红绳栓两个青铜钱。红色醒目,可“辟邪”,而铜钱则是用来“镇宝”,同时发出响声便于彼此联系。为图吉利,忌讳使用带有“光”字的铜钱,如“道光”、“光绪”等。索宝棍的作用,既可拔草寻参,又可作为拐杖防身。放山人对索宝棍很珍视,特别是曾寻到过多次人参的索宝棍,认为其具有灵气。
2. 棒槌锁
棒槌,在长白山区特指人参。棒槌锁是由一根三尺长的红线绳及两端各拴住一枚铜钱组成。当发现人参后,一般都由老把头用棒槌锁将人参“锁”住。锁参的方法会有所差异。有的是将棒槌锁的一端拴在人参主茎上,另一端拴在索宝棍上;有的则是用红绳绕在人参主茎上,两头铜钱分别搭在插在地上的索宝棍和树枝上;也有的是将红绳拴在人参叶上,但目的都是一个:为了固宝。
3. 快当签子
“快当”一词来自满语,有麻利、顺利、吉利和祝贺之意。许多放山工具名字前都冠有“快当”两字,就是为求顺利和吉利。快当签子是取鹿角顺直的一段,削磨熏制成六寸长的签子,用来挖参。这是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固定下来的专用工具。用鹿角做的签子坚硬光滑,不吸水,不霉变,不易划伤人参。
狍子皮
放山的工具还有快当斧子,快当锯,快当剪刀,快当铲子,用桦树皮和柳条编成的背筐,皮或布制的背兜、睡觉用的狍子皮、称量用的戥子,以及做饭用的简单炊具餐具。小米因其营养高,耐潮,易熟而成为放山的主食。
(中医药博物馆 中药部 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