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中药——艾叶

发布日期:2020-06-02

  

 

  有一些中药,特别是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往往可用来辟秽除瘴,通俗说就是可以预防和阻止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防疫作用。在时常有突发疫情发生的今天,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病毒(EBOLA)、新冠肺炎(COVID-19)等,了解防疫中药,可有助于我们日常的防护。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熟悉并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的中药——艾叶。

 

  艾叶的来源及功效

 

 

  艾叶,或称艾草,来源于菊科植物艾,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是一味常用的温经止血药,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可祛湿止痒。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外治皮肤瘙痒。

 

(艾叶还是艾灸的主要原材料)

 

  悬艾习俗与防疫有关

 

 

  过了清明节,即将迎来另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外,还有“悬艾”的习俗。“悬艾”就与防疫有关。

 

  农历5月,天气变暖,蚊虫滋生,瘟疫多在这个时期爆发,所以古人常把五月称为“恶月”。

 

 

  相传,有一个村庄历经了几次瘟疫流行。这年的5月又发生了一场烈性传染病,村子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死去,甚者全家丧生。当时由于对传染病缺乏认识,人们不知晓这是瘟疫流行造成的,都以为是妖魔鬼怪邪气来侵袭。但在每次瘟疫发生时总有一些人能安然无恙。人们经过反复观察,发现负责掌管火种的这家人,甚至在这家人附近住的人都没事。为什么?最后,找到了这家人与其他人家的不同之处,原来这家人土屋的墙上挂满了艾叶。古人发现艾叶是一种很好的易燃物,因而将其用做取火材料和保存火种。这家保管火种的人在每年的春夏之交(端午节前后)、艾叶生长最茂盛时,上山采摘大量艾叶,挂到自家墙壁上晾干,以备取火及保存火种之用。由于这家人在几次瘟疫中家人都得到保全,所以人们认为是悬挂的艾叶驱赶走了妖魔鬼怪邪气,保佑了这户人家。自此,人们就把艾叶作为保护神供奉,并在每年的农历五月,特别是在端午节之时,形成了家家门前或堂中悬艾辟邪的习俗。

 

  艾叶防疫机理

 

 

  艾叶真的可以辟秽除瘴!现代研究为其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艾叶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和鞣质类等。现有的体外实验表明艾叶的挥发油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抗真菌以及抑制病毒能力。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体外抑制作用;对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抑制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对疫霉、黑曲霉、粉红聚端孢、青霉、链格孢等真菌有抗真菌活性,等等。也有研究表明,艾叶的挥发油挥发出来后(香味),可分布于人的口鼻呼吸道中,既能杀灭进入人口鼻呼吸道中的细菌、病毒,还可在口鼻中形成一道微膜屏障阻止细菌、病毒的侵害。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感染后能产生免疫性的一类疾病,艾叶的挥发油及其他有效成分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从而具有一定的防疫作用。

(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