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中药——吴茱萸

发布日期:2020-10-09

  说到吴茱萸,大家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中提到了“遍插茱萸”。这个茱萸指的就是吴茱萸。在重阳节为什么要插吴茱萸?这个习俗据说始于东汉。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吴茱萸可以消灾除难,避免瘟疫,所以会将吴茱萸插在发髻上或在手臂上佩戴内装吴茱萸茎、叶、果实的香囊。茱萸能去驱邪避瘟疫,是有史料可寻的。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万毕术》里说:“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水中,饮此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避鬼魅。”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也有“九月九日折茱萸已插头,避除恶气,以御初寒”的记载。

 

 

  梁代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还记载了吴茱萸防疫的神奇传说:相传,汉朝的桓景跟随费长房学道。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与九日他家将遭受灾难,让他赶快回去,带领家人各做一个彩色锦囊,里面盛满了茱萸,缠在手臂上,然后登高、饮菊酒,才能免灾。重阳节这天,桓景依照费长房的吩咐,带领全家佩戴着吴茱萸香囊登山去了,等到傍晚回家,果然看见家里的家畜全部暴死,自己和家人免受了一灾。故吴茱萸又叫“辟邪翁”。

 

 

  吴茱萸是一味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作用的常用中药,药用部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 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芸香科的植物均含挥发油,所以吴茱萸气味芳香浓郁,具有较强的防疫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的挥发油是以吴茱萸烯烃类和吴茱萸内酯为主要成分, 目前已从挥发油中分离得到的成分,对空气中真菌和细菌都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97.86%和99.50%;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抱杆菌均有抑制效果,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效果较强。

 

 

  家用吴茱萸防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佩戴含吴茱萸的香囊。用纯吴茱萸或将吴茱萸、柴胡、羌活、大黄、苍术、细辛等六味中药(此配方出自清代医家吴师机《理瀹骈文》)等份打磨成粉,装在无纺布或茶袋中,做成“避瘟香囊”,可佩戴于当胸或置于口袋、枕边、屋角、车内等处,顾护周身,防止戾气侵入,可有效预防冬春季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