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苏木的染色应用

发布日期:2020-10-29

  苏木,原名苏枋、苏方木,豆科云实属植物。原产印度、缅甸、越南,现在我国西南诸省,如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及海南、台湾等地均产,野生或栽培。


 


  苏木主要有两大功用,一是药用,其木材采集后除去边材,心材可入药,自《唐本草》首载,作为破血药应用,二是入染料用,其木材去皮后煎汁,可染红色,是古代常用的植物染料。现将其染色原理、染用历史叙述如下。


  1.染色原理


  苏木中所含色素主要是巴西苏木素,约占2%,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为巴西苏木色素,是苏木的红色色素成分,置热水中,水被染成桃红色。


  

  巴西苏木素


  苏木是典型的媒染性染料,对棉、毛、丝、麻等纤维都能着色,但必须经过媒染剂媒染,与金属盐结合产生色素沉淀才能固着于纤维上。常用的媒染剂有明矾(硫酸铝钾Al2(SO4)3·K2SO4·12H2O)、皂矾(硫酸亚铁FeSO4·7H2O)),染成之色因媒染剂种类不同呈现很大差异。


                  苏木                                      苏木煎水

 

 2.染色历史


  苏木染色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苏木,树类槐花,黑子,出九真,南人以绛,渍以大庚之水,则色愈深”。可见当时在西晋的南方地区,苏木已经作为染料普遍使用。据文献考证“大庚之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此处记载即为苏木的媒染方法。唐代,随着印染技术的成熟,所需染材的丰富,苏木开始大量地从国外输入。在改革官服制度时,其中四品官员所穿的朝服便是苏木和明矾媒染所得的色彩,被称之为绛色或绯色、红色、赤色、朱色等。由此可见,唐代苏木染色色名颇为丰富。到元明时期,苏木已是东南亚地区输入中国的大宗货物之一。苏木染色应用范围变广,明代王宗沐《江西大志·褚书》记载,当时染纸染红色的染料便有苏木,且与染布做法基本相同。此外,染色技艺也有所提升,明代《天工开物》中对苏木染色也有详细说明,不仅对其单独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还描述了苏木与其他材料(黄檗、蓝靛、槐米等)复染产生的变化。近代,人造染料尚未进入中国时,苏木一直在染料上扮演重要角色。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生产的合成染料开始被引进中国,苏木及其他传统的天然染料及染色方式受到冲击,并萎缩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目前,苏木作为染料的重要性虽已降低,但在中药中仍有其重要应用。


  3.染色样品


  

      苏木明矾媒染  

       

         

    苏木皂矾媒染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医药博物馆 冯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