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中药——细辛

发布日期:2021-04-26

  在中药中,有许多中药并不像艾叶、苍术、菖蒲、藿香、吴茱萸等在防疫作用上如此名声显赫,但又经常出现在防疫战场上,如白芷、细辛、丁香、肉桂、桂枝、紫苏、荆芥、白豆蔻、陈皮、薄荷、山奈等。或许是因为上述中药的其他功效过于强大,导致防疫作用常常被忽略。今天为大家介绍细辛。


  来源、功效、药理



  中药细辛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其为辛,性温。归心、肺、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飘,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细辛含有木脂素类、黄酮类、甾体类、多糖类和挥发油(萜类、芳香族类、脂肪族类)等多种化学成分。除具有基于传统功效的镇痛、抗炎、止咳、平喘等药理活性外,还具有抗病毒、抗菌、镇静、抗氧化、抗抑郁、降血压、抑制癌细胞等作用。


  细辛防疫的物质基础



  挥发油是细辛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特异香气的来源,同时也是防疫的物质基础。早在1981年就发现了细辛挥发油对多种真菌、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其抗菌主要有效成分为黄樟醚,为广谱抗菌药物,对黑曲霉、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等众多真菌株都有明显的灭杀作用。有研究证明,细辛挥发油中的细辛脂素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阻挡病毒侵袭。细辛可有效干扰猪流感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此外,对新城疫病毒(NDV)还具有直接的灭活作用。


  细辛名字的含义



  提醒大家要细心谨慎地使用细辛。在临床中细辛的用量往往限于古训“细辛不过钱”的警示(1钱约为3克),说明细辛有毒性。细辛的毒性源于2个方面,一是挥发油中的黄樟醚。黄樟醚既是有效成分,同时也是毒性成分,中毒表现为呼吸麻痹,往往有头痛、腹痛、呕吐、渐至躁动不安、嗜睡、呼吸困难、深昏迷等表现。二是细辛来源于马兜铃科,马兜铃科的植物多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细辛地上的茎叶含有一定量的马兜铃酸,而地下的根及根茎所含马兜铃酸含量甚微,所以从2005年版药典起,细辛的药用部位由全草改为根及根茎了,目的就是为了减小细辛的毒副作用。不过,“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若直接单用细辛,作为散剂,剂量应小于3克,但若配入复方作煎剂时,挥发油会随水蒸气蒸发,煎液中挥发油的含量极低,所以,细辛的用量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加,可用至6-15克。



  告诉大家细辛的模样。没错,细辛的根就是细细的,尝之有很浓的辛辣感,同时还很麻舌,闻之有香气。细辛这两个字把药物又细又辛辣的特点表露无遗,很容易让大家记住它的模样。


  细辛的应用



  温经散寒:细辛性温,既散风寒又去内寒。散风寒以寒邪偏盛、头痛、肢体疼较者为适宜,常用方剂如“九味羌活汤”。细辛配伍麻黄、附子所形成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则是治疗阳虚内寒的典型用法。


  温肺化饮:细辛辛散温通,能宣肺化饮,适于治疗寒饮咳喘证。


  止痛:细辛辛香走窜,止痛能力颇强。特别宜于风寒性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症。


  通窍:细辛辛散温通,芳香透达,善于通窍,可通鼻窍,治鼻渊,对鼻窍闭塞不通畅、时流清涕者,可与辛夷、白芷等同用。


  防疫:细辛辛香透达,是中医“芳香辟秽法”常用的药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有专家推荐的“避瘟香囊方”,就含有细辛。避瘟香囊方出自清代医家吴师机的《理瀹(yuè)骈(pián)文》,方由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六味中药组成。



       这六药分走六经,羌活走太阳经、大黄走阳明经、柴胡走少阳经、苍术走太阴经、细辛走少阴经、吴茱萸走厥阴经。六药等份同研细末,装入囊袋而成。此香囊药味辛香气烈,可佩戴于身或置于口袋、枕边、屋角、车内等处,顾护周身,防止戾气侵入,不局限用于新冠肺炎,可用于预防冬春季节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