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这味中药可能你每天都在吃而未觉察

发布日期:2021-12-23

  小麦3小麦1

  小麦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历经近万年,填饱了无数人的肚子,方增先先生的《粒粒皆辛苦》一画,画中传神的绘制了麦收季节,农民珍惜粮食,质朴劳作的形象。小麦不仅在中国备受喜爱,在世界艺术史上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国画)68×97cm 中国 方增先 1955年

  中国美术馆藏

  IMG_256

  收获归来(中国画) 67x134cm中国  魏紫熙  1971年

  IMG_256

  拾麦穗的女人(油画)101.6cm×78.7cm 法国 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  1891年

  墨西哥西蒙基金会藏

  IMG_256

  拾穗者(油画)83x111cm  法国 让-弗朗索瓦·米勒 1857年

  巴黎奥塞美术馆

  在农民眼中小麦是赖以生存的粮食,画家眼中看到的是艺术,今天我们主要是来聊一聊中医人眼中的小麦,用得好也能治大病……

  一千八百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写下了的这一张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麦大枣汤

  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素问·宣明五气》曰: “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素 问·调经论》谓: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灵枢· 本神》指出“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说明喜悲欲哭与心肺两脏有关,心肺气虚,则令人悲伤欲哭。《医宗金鉴》曰: “藏,心脏也。若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动不宁也。” 脏躁即心失濡养,而神躁动之意。

  甘麦大枣汤

  脏躁证或因长期情志不疏,或由日久思虑,导致心肝血虚,心神失养,故临床证候多表现各种神志症状。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经常有想哭的冲动,或频频打呵欠,精神不济等症状。饮用此汤可以改善。

  《黄帝内经》云: “燥者濡之,急者缓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治当以甘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燥缓急,治以甘麦大枣汤。甘麦大枣汤由甘草三两(46.875克,汉制1两="15.625克),小麦一升(200毫升,汉制1升=200毫升),大枣十枚组成。“心病者,宜食麦”,故以小麦为君药,甘凉,补养心肝之血,除脏燥之热,敛心气而安神;" 配以甘草,甘平性缓,补养心脾,又缓急和中。大枣甘温质润,味厚而醇。李东垣论大枣“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 《名医别录》言大枣: “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大枣除补血益心脾之外,又具安心神之功。甘麦大枣汤仅三味药,且味甘而性平和,三药合用,有缓补心脾,荣养五脏,安神益志之功。五脏得养,心肝得荣,心神得血荣养,则神自安,躁自除。

  用中医的视角看万物,万物皆有阴阳,各自属性,甚至可堪药用。小麦性味甘、微寒,入心、脾、肾经,属补益药,长于养心补脾。神奇的是,长瘪的小麦又称浮小麦又有不同,其性味甘、咸、凉,入心经,属收涩药,长于止汗退虚热。此外,麦麸、面粉、炒面(粉)、面筋、麦苗、神曲(面粉混合一些药物发酵制成)甚至麦穗生病后形成的麦奴均有记载在册的药用价值,有兴趣的话,留言告诉我,下篇我们来聊一聊药食两用的小麦家族,更进一步认识一下这位老朋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医药博物馆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