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这位“羊界的传奇”吗?

发布日期:2022-03-05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展厅里有这么一组动物标本非常抢眼,看到它,仿佛有一种置身茫茫大草原之感,一只凶猛的草原狼,正张着血盆大口,狠狠扑咬着一只来不及逃走的羊……这该不是现实版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景再现吧?

  

  这组标本非常写实,只是其中的那只羊长相有些奇特,一般人也许从没见过这种羊,可能也叫不出它的名字,它的学名是:“赛加羚羊”,为哺乳纲、偶蹄目、牛科、高鼻羚羊属动物,是一种极珍稀的野生动物,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生物物种。自史前时期开始,赛加羚羊就被作为传统狩猎动物,人们狩猎赛加羚羊以获得肉食、羚羊角和兽皮。赛加羚羊的角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是一味十分名贵的药材,药名为羚羊角,曾一度被广泛使用。

  

  赛加羚羊,体型中等,体长1.2-1.7米,尾长7.6-10厘米,肩高75-80厘米,体重36-69千克;背部黄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毛短而浓密;四肢较细;仅雄性具角,角长可达28-37厘米,淡琥珀色,具明显的环棱;赛加羚羊最特别的是它的鼻子,因其鼻部特别突出膨大,因而又得名“高鼻羚羊”。赛加羚羊鼻骨高度发育并卷曲,鼻孔内布满毛、腺体和粘液管,可使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变得更加湿润,故其嗅觉十分灵敏,可通过嗅觉察知天气的变化,加之其视觉也极好,即便一公里以外有敌情,也能被它迅速察觉。赛加羚羊喜群居,会有季节性的迁移活动,每年秋季集结成大群,南迁到较暖的山谷草原,其迁移行程可达250-400公里。它还颇善奔跑,奔跑时速可达每小时100公里。即使是刚出生5-6天的幼体,奔跑的时速也可达30-35公里。

  赛加羚羊曾有广泛的分布。上世纪70 年代,野外种群总量约为200万只左右。但自上世纪50 年代以后,经多方调查,野外再没有发现其踪迹,认为赛加羚羊野生种群在我国已经绝迹。1988 年它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据2004 年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WCS)进行的野外调查,全球仅存2万只左右。目前人工饲养种群只有俄罗斯境内的两个种群和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散养种群。200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将赛加羚羊从易濒危物种升级为高度濒危物种。2012 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

  

  根据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要求及原林业部的安排,甘肃武威的保护中心于1988年开始从美国、德国引进赛加羚羊11只进行驯化研究,1997年从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再引种1只,目前中心的种群就是这12只繁殖的后代,经过近30 年的研究探索,饲养种群由初期的12只一度发展壮大到170只,这是我国唯一的赛加羚羊人工驯养繁殖、保护研究基地,也是未来实现野外种群放归的希望。

  根据研究,羚羊角含角蛋磷酸钙、不溶性无机盐,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等17种氨基酸,并含卵磷脂、脑磷脂、神经鞘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等五种磷脂类成分。实验证实,羚羊角具有如下药理作用:镇静,抗惊厥,解热,降压及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等。《中国药典》中记载,羚羊角粉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的功效。

  

  早在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对羚羊角功效的描述。清末民初著名医家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有这样一段记载,“一六岁小儿出麻疹,突然大喘不止,精神恍惚,肢体不宁;疹出不畅,有紫痕。经诊断为毒火内攻,肝风内动。打算熄风、清火,且托毒外出,想到只有羚羊角能兼有这些功效,而且煎汤就像清水,小孩子也不难喝。急忙取羚羊角三钱煎汤服下,过十分钟就好了。”历代医家有许多应用羚羊角救人于危急的记载,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宋代的《圣济总录》、金元时期刘完素的《宣明论方》等等都有记录。

  现代临床医生大多会遵循古法以汤药配羚羊角治病,亦有运用现代制品单用或联合他药治病的,效果都很不错。如用羚羊角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就有较好的疗效。进入新世纪之后,羚羊角滴丸与羚羊角颗粒相继问世,更具稳定性和便捷性。羚羊角颗粒预防及治疗儿童高热惊厥发热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由于种群的稀少,现在中药材羚羊角基本靠从俄罗斯进口,价格约为1.5~2万元/公斤。由于羚羊角价格昂贵,在市面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层出不穷。像黄羊角、藏羚羊角、山羊角、绵羊角等都是常见的伪品,当然,对于寻找羚羊角替代品的研究,以及赛加羚羊驯养繁殖的研究工作,也始终都在探索实践中。

  

  赛加羚羊是羊界之传奇,而它的角更算得上是药界之贵族了,曾经的“四大动物名药”中有它,“凉开三宝”的“紫雪”中也有它,古人的“在肝之病,必用羚羊”,也是充分肯定了它的功用。让我们共同预祝这可爱的赛加羚羊,能幸福地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为自然增色!为人类造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医药博物馆 潘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