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染整专著《国产植物染料染色法》中的中药染料

发布日期:2022-08-26

  清朝末年,西方的合成染料大量进入我国,与以中药为主的传统植物染相比,合成染料染色牢度强、速度快、价格低,致使植物染受到很大冲击,比如蓝靛的种植、生产和销售、使用逐渐减少,甚至停产,化学染整工业逐步得到发展。到上世纪30年代,正日本侵略我国日益加剧之际,我国当时所用染料全部依赖国外,一旦发生战争,港口被敌封锁,染料供应势必成为极大的问题。彼时,正在南通学院化学系求学的杜燕孙,胸怀大志,试图改良我国国产植物染料的传统染法,以便在非常时期加以采用。

  杜燕孙(1912-2011),浙江绍兴人,我国染整工程技术专家,现代染整工艺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在我国纺织界享受非常高的声誉,为我国染整工业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广泛收集含有可染色素的植物茎、皮、叶、根、花、果壳,择其主要者,参考国内《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植物学大辞典》等书籍以及国外著作,利用课余及休假日,在南通学院纺织科实验室内,系统地研试一些重要品种的性能、所含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的方法,历时年余,将研试结果,写成毕业论文《国产植物染料之研究》,共约10万多字。1936年冬,该书全稿被上海商务印书馆接受,1938年10月以《国产植物染料染色法》为名正式出版。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合成染料的境况下,作者提出适度恢复使用天然染料,不失为一种节约民族资本的方法。当时正在抗战时期,对大后方缓解染料供应困难,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该书曾几次再版发行,成为了我国第一本植物染专著,也为如今“天然染色”研究者提供了参考资料。之后,杜燕孙全面改进染整工艺技术,成为我国现代染整工艺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国产植物染料染色法》开篇序言中叙述了写这本书的缘由:“我国应用植物染料染色,既古且久……植物染料需求之殷也。代代相传,以迄清季,在海禁未开之前,植物染料向居染色用品之主要地位。自人造染料入输之后,其量激增;国人因方法不知改良,率皆弃植物染料而予趋时新,数十年间,植物染料已应用者绝,种采者鲜。民衣加工所需,全为外货所取代,漏巵日增,良堪浩叹也。”

  序言部分首先讲了“国产植物染料之种类”,列举了我国大江南北可用做染料的37科75种染材,并对每一种染材简明记述了科属、物学名、色素存在部位、染得之色泽。这种分类方法是按照国际植物分类法,与国际接轨符合当时社会科学发展实情,但与如今植物科属、学名也有存在差异的,如番红花,作者记录为番红花科,现已改为鸢尾科。植物染料的主要应用是染色,作者又以色泽为基础,将上述植物染料依据色泽进行分类,有助于查询。但也指出,植物染料染色染得之色根据媒染剂的不同,可变化出多种色泽,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原文依据色泽分类如下:  

  青色染料:蓼蓝、菘蓝、木蓝、马蓝、芥蓝

  绿色染料:七叶树、君迁子、紫色地丁、艾、芒、问荆

  黄色染料:栀子、黄花、櫰槐、姜黄、郁金、黄檗、地黄、林檎、黄栌、青茅、荩草、银杏、番红花、海州常山

  橙色染料:楸、玉葱(即洋葱)

  红色染料:茜草、苏枋、红花、棠梨、蔓荆

  紫色染料:紫草、紫苏、野苋、落葵、瑞木、黑豆、腊八树、紫檀

  棕褐染料:薯莨、栎木、桦木、榛、侧柏、枹、罂子桐、车轮梅、梅、清水樱、荞麦、紫杉、杜松、胡桃、桑木、山樟、冬青、野漆树、杨梅、柳

  黑灰染料:槲木、柯、栗、马目、山榛、盐肤木及五倍子、神子木、野葛、化香树、乌桕、菰、安石榴、旌节花、莲

  “植物染料虽如此之多,然其主要者亦不过十余种,其他或价值昂贵,限于经济,或产量稀少,采之艰难。其能大量种集、价值合宜、储藏经久者为靛蓝、苏枋、茜草、红花、栀子、姜黄、槐花、五倍子等。”作者就植物染之常用染料靛蓝、苏枋(苏木)、茜草、红花、槐花、姜黄、郁金、紫草、郁金、五倍子十种染材简单记述“主要染料之概况”,对各自的产地、产量、植物性状、染色部位、价格等做了大致介绍,并对当时植物染料中的已知色素进行了一一陈列,这是近代以来对植物染料的物质基础进行的首次报道和总结。

  第二章至第十章则分别介绍了靛蓝、苏枋(苏木)、茜草、红花、槐花、姜黄、郁金、紫草、郁金、五倍子染色染技法。首先是叙述了各自的来源、制法、色素性质等,接着对染色法、印花法以及色素鉴定进行了多种实验探索,得到了确切的染色数据,并进行了牢固度实验。作者是化工专业出身,这是利用所学知识对传统植物染料进行科技改革和创新。如苏木,作者对苏木中含有的色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分为显性色素(巴西苏木色素,Brazilein)和隐性色素(巴西苏木素,Brazilin),隐性色素可以很快转化为显性色素,并分别采用乙醚、乙醇、水进行提取,得出苏木色素能溶解于水(隐性色素可溶于乙醚),难溶于冷缩,易溶于热水,沸水中溶解更快。接着对苏木色素溶液进行了性质检测实验,于碱性溶液中呈红紫色,弱碱性中呈洋红色。再次进行媒染剂染色实验,采用了不同比例的铬、铝、铜、铁、锡媒染剂,不同浓度和温度的苏木溶液,以及混合媒染剂,最终得到了紫黑、橙色、棕红、茶褐、深红、灰褐、绛紫等多种色泽。最后作者对苏木在羊毛、丝绸、棉的染色方法和印花方法进行了实验探讨,并进行了日光、洗涤等牢固度测试。这种实验的设计非常符合现代实验思路,也研制出来更丰富的色泽。

  

  作者依据书中记载进行的染色小试

  

  作者将出产不多和应用次要的植物染料,全部归在第十一章介绍,如黄檗、黄栌、櫰槐、地黄、荩草、野漆树、楸、青茅、银杏、蔓荆、紫苏、野苋、黑豆、艾、紫花地丁、清水樱、苦荞麦、冬青、紫衫、莲子壳、乌桕木、山榛、栗皮,简述了各自的色素成分和性质、染色方法、染色色泽等。

  

  《国产植物染料染色法》记载的五倍子中单宁提取方法

  

  最后一章,作者将列举的染色结论进行总结。最终得出国产植物染料中,从牢固度出发,青色要用靛蓝;红色、紫色用苏枋、茜草、紫草;黄色用槐花;棕褐灰用薯莨。这些染料与人工合成染料染色牢固度相差不大,而姜黄、红花、栀子的牢固度较差。对于染色的色泽,天然靛蓝能够染出比合成靛蓝更丰富的青色,姜黄、红花、栀子所染出的色泽比合成染料更鲜明。作者认为天然染料虽常用数十种,但可以染出丰富的色泽,这是合成染料所不具备的。然而植物染料在合成染料输入之后已几乎绝迹,有些仅做药用,特殊时期合成染料的缺乏会引起恐慌,这时候植物染应再次恢复并进行改革,使发挥大作用。作者也在结语中提出植物染的改革创新方法,如提倡染材种植采集、发展农村染业、灌输染色知识、将植物染色素制成膏分以便运输等。

  21世纪以来,合成染料的危害性日益突出,不易降解,造成严重的水流、土地等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潜在伤害也引起重视,天然植物染料以其良好的环境兼容性与可持续环保特性再次得到了回归与发展。万物静默无鸣,草木皆有心却无语。在中华大地上,百姓以植物染制衣物的方式延续数千年。《国产植物染料染色法》则是近代以来研究天然植物染的重要文献,植物染色的奥秘自有情趣,等待着我们的创作和发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医药博物馆  冯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