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跨过九千年走来——薏苡仁文化(中)
上篇我们一起从薏苡之谤、薏苡之食、薏苡之药认识了薏苡仁,今天让我们顺着时光的线索,继续向前探索更多薏苡明珠。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夸其形美味佳“叶如华黍实如珠,移种官庭特葱蓓”。确实,我们跟薏苡的故事不止是“药与粮”,薏苡的外形,不仅仅是作为植物被欣赏,关于禹的出生,有一种说法是禹母修己吞薏苡而感生。《帝王世纪》云:“修己山行,见流星贯昂,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论衡·奇怪篇》载:“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薏苡为什么会跟大禹的出生联系在一起,修己为什么吃了它便能孕育?
周南·芣苡(fúyǐ)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duō拾取)之。采采芣苡,薄言捋(luō以手掌握物而脱取)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jié用衣襟兜东西)之。采采芣苡,薄言襭(xié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之。
这个令妇人们兜起裙摆系成口袋,用手捋下成穗的果实,不小心掉到地上,也需要捡起来,热闹抢收的正是薏苡。《毛诗序》中汉代卫宏为此诗写序为“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方神育苡图
不仅薏苡作为“神显”能令人有子、令“妇人乐有子”,对“薏苡文化”进一步了解,更是发现薏苡不仅是夏的一种重要食物,而且还被标签为具有文化象征和政治象征的意义。浙江河姆渡遗址 (公元前5005~前3380年)发现薏苡遗存——为夹砂灰陶上的方神育苡图,学者赵晓明认为此图为薏苡生长状态的写实与抽象思维的统一:一方面表现薏苡口 (总苞)吐双株的形态; 另一方面又表现方神 (地母)养育人类, 为先民祭祀地母, 祈求种族繁衍的图腾。不仅如此,薏米总苞里的薏仁有无限的生命力可繁殖成亿万个子孙后代,对繁衍、丰收的渴望,将神与人、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结合,近而有了薏苡图腾崇拜之说,将薏苡总苞的象形,薏苡高产的形式应用于器具,对各种器物的渗透,它的突出表现就是器型的规格化,酉、卣、壶、鬲、鼎、岙、鬻等上都似能找到些薏苡的影子。
其实与薏苡的故事,看向更前方,还有微甜的上山古酒。
上山古酒
中国浙江省义乌市上山文化的桥头遗址,为上山文化中晚期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为9000年前中国人在葬礼上用酒提供了重要证据。出土的七个长颈陶器,多在埋葬死者的仪式中用来盛放谷物酒。研究人员对从陶器表面提取出了淀粉植硅体和菌群等残留物做了分析,发现早在9000年前,中国南方的先民已开始酿造一种麴(曲)酒,其主要原料是稻米、薏苡及其他块茎植物等。当时,古人已有意识地选择和培养有益的发酵菌群,把发霉的谷物和植物茎叶混合制麴,使得糖化和发酵同时进行,并在进一步贮存后酿造麯酒。这种麯酒可能是一种轻微发酵的甜饮料,颜色浑浊。
桥头遗址陶器霉菌和酵母细胞与现代标本的比较
a: Ⅱ型,薏苡,来自桥头;b:薏苡,云南产
九千年前的酒,润泽到九千年后,猜嫌未曾伤薏苡,脱壳取仁可做粥。照见当下,下篇我们相约同去了解薏苡如今的药食应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药博物馆 刘青)